发布时间:2015-12-09 11:47 类别:医学话题 标签:医院 医生 心理疾病 工作 溺死 来源:环球医学
日前,四川省成都市九里堤西路某小区内一名5个多月大的男婴被发现溺死于家中。而更令人震惊的是,根据警方的初步调查结果,溺死婴儿的不是别人,正是男婴当医生的父亲刘云(化名)。父亲为何要溺死儿子? 医生亲手溺死儿子 的悲剧如何避免?
43岁医生亲手溺死5个月大儿子
据了解,溺死婴儿的父亲刘云(化名)今年43岁,是市内某医院的医生。公开资料显示,刘云,主任医师,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中国血液净化管理委员会血管通路中心四川学组委员,四川省医师协会肾科分会委员,四川省肾脏病学质控中心专家组成员,成都医学会肾脏病专委会委。擅长各种原发、继发肾小球疾病诊治,曾在各级医学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省级科研4项。
据小区一名环卫工人称,事发户家中共有两名小孩。 大的10多岁了,读初中了,小的是今年6月份才生的,只有几个月。我经常看到他们一家人推着小娃娃出来耍。 这名环卫工人说,孩子的父亲刘云平时看起来人很斯文,性格比较内向,不喜欢与人交流。 他一般不会主动和人聊天,有时候我看到他了,跟他打个招呼,他最多点下头。
据知情人士透露,刘云曾长期在一行业系统医院工作,是该院一科室主任。最近两个多月,他的工作变动,到成都市内某三甲医院肾内科工作。到一个新的工作环境,上班地点又远,工作压力很大,导致刘云天天都睡不着,已经持续两个多月了。他想到了死,想把娃娃一起带走。目前警方正在对此事进行进一步调查。
刘云目前工作医院的一位同事表示,刘云在血液透析中心,主要为病人做血透检查等工作。 血透中心的工作繁琐,他之前曾给我说过,工作压力很大。 这位同事称,到新的工作环境后,刘云曾向他说,医院离家太远了, 血透中心上班比较早,晚上有时候会加班,可能是有些压力。
同时,这位同事分析更换工作环境后的落差也可能是造成刘云工作压力大的原因。 他到医院后,目前医院还没给他安排职务,也没坐诊。先让他在血透中心,手底下带两名医生。当时也有人给医院说过,他以前在其他医院是主任医师,还是要尽快给他安排一下,但这个事情要按程序来。 但据另一位同事说,是因为担心新的工作会给刘云造成压力,刘云目前所在医院科室的领导曾为此找他交流,刘云当时的表态是, 没事,我只是想好好当个医生。
有同事则表示,感觉到工作压力大之后,有一次刘云还向院长提出过,想调回原来医院工作。因为来该院工作的时间并不长,大多数同事对刘云了解不深。 他平时给人的感觉是性格随和,没觉得有什么。只是,前段时间,刘云曾说过,他的大儿子患有细胞瘤,他说好像有恶性的可能,目前又有复发的迹象,他很忧虑。 一名同事说。
中国医生心理健康状况堪忧
2014年某报公布的中国医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35%的中国医生心理疾病危险性较高,25%危险性高,总体而言,国内医生属于心理疾病危险性较高的职业群体。
该项调查共有914人参与并完成调查。参与者来自全国30个省份,涉及数十个临床科室。调查采用了凯斯勒心理困扰量表,根据总分值将心理健康状况分为4个等级,10分~15分为患心理疾病危险性低,16分~21分为较低,22分~29分为较高,30分~50分为高。
调查显示,我国医生的心理健康指数平均为24.17分,仅有10%的医生处于第一等级,30%的医生处于第二等级,35%的医生处于第三等级,25%的医生处于第四等级。另外,调查并未发现男、女医生在心理疾病风险方面存在差异,三级、二级医院医生心理疾病风险差异不显著,但二者均显著高于一级医院。在工作年限方面,从业20年以上的医生心理疾病风险显著低于从业20年以内的医生,工作3年~5年的医生在所有医生群体中心理疾病危险性较高。随着医生职称的晋升,心理疾病危险性逐渐走低。正高和副高职称医生心理疾病风险低于初级和中级职称医生。
另外,还有研究发现,医生患抑郁症自杀者比率非常高。那么,缘何医生会成为抑郁症高发人群?
首先,频繁夜班,过于劳累,收入不高,医患纠纷,压力过大,对职业前景失望等等,都有可能导致部分医生产生抑郁症!其次,医生患抑郁症自杀者比率非常高与医生的职业特点导致他们不太愿意向外界寻求帮助有关。医生总认为自己会比较懂得照顾自己,会倾向于自行调整,当调整效果不佳时就容易走向极端。还有一点原因是,这跟人的性格和个性有关。比如说,性格较为内向的,个性方面追求完美的,更容易产生对自身的不认同感,从而选择走上一条不归路。
如何避免悲剧发生?
首先,医院应专门为医护人员开设心理咨询门诊,让具有专业心理资质的医生坐诊,不仅提供面谈的专门坐诊时间,而且还能通过网络、QQ等聊天工具给予医护人员一定的空间,让他们可以毫无顾忌地诉说自己想要说的话。
其次,关心医生的心理健康,也不仅仅是医生个人的事,医院和各级卫生部门也应积极行动起来。减少医生的工作负担,为医生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特别是医院的安全。
最后,无论是医生、患者或者患者家属,都要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理解医护人员,更不能以伤害医护人员的言语和举动作为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国自古就认为心理状况与健康直接相关。《吕氏春秋》中说: 大喜、大怒、大忧、大恐、大哀,五者接踵,则生害矣。 遗憾的是,今天的人们却往往忽视甚至耻于谈心理问题,医生们也如此。其实医生的心理调节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医生的心理健康对自身有益;另一方面,医生心理健康,才能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自助方可助人,自觉才能觉他。 助健康之完美 的对象,也包括医生自己。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读医学网 www.duyixue.com 本站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kanyixue@yi20.com.cn,我们将会及时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