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读医学网 > 医药资讯 > 医学话题 >

这位单身美女医生超牛 彪悍人生有诗有远方!

发布时间:2017-03-31 09:16 类别:医学话题 标签:彪悍 来源:环球医学

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偏偏靠才华,浙江省人民医院的心电图医生陈易馨如此,浙江大学附属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生殖科医生盖源亦如此:学霸、美女、医生、画家,这位兼具严谨细致、温婉大气、文艺才情的女医生种得一手好花,画得一手好画,不但上得手术台,也入得厨房间,每天都要完成6台左右的手术,但她还是努力把生活过得和画一样精致,彪悍人生有诗有远方!

学业上顺风顺水 25岁就拿到了医学博士学位

盖源1984年出生于江苏常州一个普通工人家庭。打小,她就像装了 外挂 一般,学业上顺风顺水,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北京大学医学部本硕博连读。当别人30岁才博士毕业时,盖源25岁就拿到了医学博士学位,2009年毕业后选择留在杭州,待在浙大附院工作至今。

大学的时候,画解剖图,别人二三十分钟就画好了,但盖源往往要花上一个多小时,不过,这些图稿因 画得太过逼真 都被老师留了下来,给学弟学妹当作示范,后来一直成为学弟学妹的谈资。

用画做术前讲解 总结反思

在盖源看来,画画带给她最大的好处,便是每次手术前,可以更好地给患者家属讲解手术。 有些患者年纪大,或者对相关知识了解少,所以术前会很紧张和担忧;有些患者比较较真,对自身也比较关注,所以会想要更多地了解手术过程等。 于是,盖源都会给患者和患者家属边讲解边画图示意,当然这种方式也颇受欢迎。

水粉、水彩、油画,盖源尝试各种风格,在她眼里,这种可以顺手拈来、记录生活的兴趣是方便的。于是,她的手账里,除了记录吃喝玩乐外,更多的便是各种手术图解、解剖示意等。

边画手术图,我会边思考这台手术我这样做是不是更省时间、出血量更少、对患者的损害更少,手术步骤是否是最佳的等。 盖源一直觉得,如果做好一台手术后,没有好好总结反思,那做再多台手术,可能进步也不大。

用画记录手术和讲座

在英国留学的时候,很多讲座都是不允许拍照的,我就回去后把看到的东西画下来。 渐渐地,盖源就养成了随手画的习惯。每次听了讲座,或者做了 有意思 的手术后,包括留有遗憾的手术、经历困难的手术等,她都会用画画的形式记录下来。

感谢家人的包容支持

尽管盖源从小就爱画画,一直是班里的宣传委员,但她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训练,仅仅是小学时报过画画兴趣班。在盖源眼里,她的绘画启蒙老师是书法老师的儿子,听上去有些绕。原来,在盖源读小学的时候,父母给她找了个书法老师,小盖源发现书法老师的儿子是师范大学美术系的一名学生,于是便也跟着学起了画画。

盖源同时提到,自己的绘画也离不开家人的包容和支持。原来,在她二年级左右的时候,搬进了新房子,面对洁白的墙面,小盖源 画性大作 ,就趁父母不在,在这张 大白纸 上画了起来,等到父母回来,大半的墙面已经面目全非了,但父母并没有责骂她。后来,奶奶家的新房子还给她留了一个特别的房间。 奶奶将房间的地面交给我来 装修 ,让我画了一地的画,一直保留了十几年。 盖源说。

生活不仅是眼前的一台台手术 还有诗与远方

对盖源而言,生殖科的工作是忙碌而规律的,每天8点左右开始,一直到下午三四点,她平均要做6台手术,有做宫腔镜手术的、有做输卵管疏通的等。做好手术后,她还要做一些文书工作,并不轻松。

浙大妇院的医生在各个科室是轮换流通的,盖源之前一直在妇科,去年7月轮转到生殖科。盖源说: 妇科的手术比较复杂,有时候6点约了人吃饭,但可能晚上八九点,人还在手术台上。

尽管忙碌,盖源却仍把生活过得像画一样精致。她喜欢运动,就算工作再忙,每周也至少做三次运动。

盖源就住在离浙大附院不远处的一个老小区里。公共楼道内的水泥地板已有些斑驳,似是诉说着这里的古朴与老旧。不过推门进去盖源的房间,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浓浓的文艺气息。

虽然房间格局有些狭促,却被精心布置过。进门正对的一面墙上,是她的艺术照,墙脚是一大束干花,连菠萝都摆放的颇具艺术感。干花后是一副黄色系油画,有点梵高向日葵的既视感,这是她的油画作品。左手边是她设计的图片墙、明信片墙,点滴间透露出生活的雅致。客厅与卧室的位置摆放着书柜,医学类一堆、文学散文诗歌类一堆。

在同事眼里,盖源是个非常有情调的姑娘,即使是煮个面,也不像一般人一样把食材混一起,而是会细心地摆个盘。

盖源还十分喜欢养植物,很多养的花花草草都成了她练习的素材。像很多女生一样,多肉对她也有一种天生的吸引力,但她养多肉也是与众不同的,她喜欢把一个个养成一个环。

生活中当然不只有职业,更有诗与远方,何不多找几个爱上自己的理由,让生活变得更为真实,变得丰富多彩。 盖源说。

这就是盖源,把忙碌的生活努力过得精致的一名姑娘,最重要的是,她还单身哦!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医生们,拯救患者或许需要从拯救我们自己开始。为了您的患者,也为了我们明天更美好的医疗秩序,请拿起笔把您的心声告诉医改、告诉患者、告诉社会 投稿邮箱:edoc@g-medon.com环球医学编辑将选择被本栏目采纳的稿件及时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