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读医学网 > 医药资讯 > 医学话题 >

国内心脏干细胞研究陷入“造假大地震”?

发布时间:2018-10-30 18:00 类别:医学话题 标签: 来源:医学论坛网

        10月23日晚上7点,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的年轻医生白英楠刚刚结束诊疗。这两天,她的名字不断以中文、英文的形式频繁出现在网络上,和科研造假、学术不端联系了起来。

        白英楠感到有点冤。她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我没有任何科研造假的行为。”

        和白英楠一样处境尴尬的,还有一位领域的研究者。在最近的一次学术会议上,好几位大同行向他悄悄打听:“新闻上说你搞的那个心脏干细胞是假的啊?”

        因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建议撤回Piero Anversa的31篇论文,国内心脏干细胞研究者陷入“造假大地震”疑云。《中国科学报》记者经深入调查发现,国内心脏干细胞研究集中在讨论各类干细胞治疗心脏病的临床前研究,与涉嫌造假的c-kit阳性心脏干细胞分化无关。尽管如此,该领域实验的可重复性也应得到足够重视,警惕“假阳性”结果贸然发布。

        c-kit在国内

        让白英楠陷入尴尬的这件事,起因要追溯到2010年初。结束研究生阶段对内皮祖细胞研究的白英楠,经过一名日本教授的推荐,被复旦大学派往Anversa实验室做访问学者。

        近3年里,白英楠被安排在一位叫Polina Goichberg的研究员的小组里,研究ephrinA1这个信号通路对c-kit阳性心脏干细胞修复心肌作用的影响。“Anversa实验室分工明确,我所在的小组只负责心梗小鼠的动物实验部分,在此之前的c-kit阳性心脏干细胞分离培养,以及后续的检测其迁移情况的体内实验,都是由其他小组操作。”白英楠表示。

        2011年,《循环研究》杂志发表了该实验室有关ephrinA1的研究,加上通讯作者Anversa本人共有16名作者,白英楠位列第二。2011年至2015年期间,另外4篇有关ephrinA1的研究论文陆续发表,都带上了白英楠的名字。

        2012年底,白英楠结束访问学者工作回到复旦大学中山医院,没有带回更多的与c-kit阳性心脏干细胞相关的信息,生活的重心也从科研变成了治病。“很可惜我没有申请到课题,相关研究工作都停止了,也没有再发表过论文。”她表示。

        事实上,在造假“实锤”前,c-kit阳性心脏干细胞已经陆续受到其他研究小组的质疑。质疑的焦点是,重复开展的实验中,没有观察到c-kit阳性心脏干细胞的分化。

        据《中国科学报》记者对中文论文的查实,国内心脏干细胞研究者大多来自医学院,对心脏干细胞临床使用问题最为关心。因此,与c-kit阳性心脏干细胞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临床前,已被证实有效干细胞与其他因子如何协同配合、解决如何移植和归巢等临床问题是其主要创新点。而更基础的、曾引发争议的“作用机制”方面,则缺乏实证研究。

        2016年一篇发表在《生理科学进展》上的综述文章描绘了关于c-kit阳性心脏干细胞的研究现状,其行文逻辑也从侧面体现出国内该领域研究的思路——好用是关键。文章指出,c-kit阳性心脏干细胞在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中的作用得到了多项体内外实验及临床试验的证实,但“其治疗机制仍在争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