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6-25 21:36 类别:医学话题 标签:医患 小时 面孔 灵丹妙药医生 来源:环球医学
我网站昨天发表了《32小时的生命接力,为伟大的医生点赞》一文。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陈建屏、陈靖、陈松三名外科医生在32个小时里为一名脑部同时生长动脉瘤、脑肿瘤等多处肿瘤的病人完成六种不同的手术。手术成功,三名医生累得散了架,直接躺在了手术台边。此事被网友纷纷点赞。同时,我们不禁要问: 32小时 能否舒缓医患之痛?
32小时的手术,不眠不休,殚精竭虑,固然令人感动,但是这样的个案,即便有汗流浃背的真相,甚至在夏日也能抚慰人心,但指望它来缓释医患症结之痛并不靠谱。一者,它并非所有手术医生生存状态的写照,二者,这种创纪录的时间,在很多领域也并不鲜见,比如警察、比如科研人员、比如重大项目现场的工人 他们的32小时或者更长时间,一样汗流浃背、一样疲惫不堪,没有人记录,却真实地在发生。
况且,在日常的就医体验中,医生们似乎还有另外一副面孔。排队仨钟头,看病3分钟;简单一问,寥寥几句,提笔就开方。想详细咨询一下,人家爱答不理。说话时不怎么看你,面孔冷冰冰,瞧不出是喜是怒。这时候,医生的脸倒有点像机器人。
天使和机器人,两副面孔,哪个是真,哪个为假?
两张面孔都是真实存在。呕心沥血的天使,有时和面无表情的机器人很可能就是同一个人。两张面孔之间,还有隐蔽的因果链条相互勾连。
医患紧张,就像城管和商贩一样,越来越属于历史问题了。中国医院协会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每所医院平均每年发生的暴力伤医事件高达27次。医务人员躯体受到攻击、造成明显伤害的事件逐年增加,绝大多数人曾遭到过谩骂、威胁。另有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共发生恶性伤医案件11起,造成35人伤亡,其中死亡7人,受伤28人(患者及陪护人员11名、医护人员16名、保安1名),涉及北京、黑龙江等8省市。正因如此,2014年3月6日,全国 两会 时间。针对当时此起彼伏的暴力伤医事件,全国政协医卫界别90位委员联名向大会递交 紧急提案 ,建议将医疗机构列为公共场所进行安保,并由国务院法制办牵头,尽快制定出台《医疗机构治安管理条例》。
不过,安保也好,武功也罢,都属于事后救济,也谈不上治本之策。医生再累、护士再辛苦,解决得了看病贵看病难问题?此前,有媒体曾一针见血指出:医患信任解体,有着复杂而深刻的社会原因。但是,畸形的以药养医体制,将医生逼进了 不仁不义 之地,这是导致医患关系恶化的制度根源。因为全世界的医生都是靠技术吃饭,惟有中国医生靠卖药生存,其公信力自然遭到质疑。这与其说是医生的道德缺陷,不如说是制度的设计缺陷。懂得这点,才知道纾解医患之殇的真正着力点在哪里。
因此,面对躺地而眠的医生,我们并不想简单地呼吁关爱,那样显得廉价;面对态度生硬的服务,我们也不想简单提出批评,那样不能解决深层问题。
要想告别过度的疲惫,恢复应有的温情,还必须依靠深化医改。比如,提高医生待遇,建立适合行业特点的薪酬机制,势在必行。甚至,还要靠体面的收入增加行业的吸引力,从而增加医疗人力资源的供给。再比如,病患的分流应该继续推进。基层医疗的基础要夯实,小病一定要留在基层医院。甚至有专家提出,大医院可以试点逐步取消门诊,让好钢真正用到刀刃上。在此基础上,再对医生的服务态度提出严格约束和管理,温情服务甚至个性服务才会成为医家常事。
32小时手术令人敬仰,不过,夸大这种职业行为、抑或以此作为医治医患纠葛之灵丹妙药,恐怕容易陷疲累的医护人员于不堪的境地。这也不是公众所希望的。对此,您怎么看?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
下一篇:医生支招 对付手术室疲劳 上一篇:“三明模式”为何成为医改“明星”?
读医学网 www.duyixue.com 本站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kanyixue@yi20.com.cn,我们将会及时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