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读医学网 > 医疗指南 > 心血管疾病 >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评估共识

发布时间:2014-06-20 20:56 类别:心血管疾病 标签:风险 动脉瘤 破裂 因素 来源:丁香园

到目前为止,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自然病史仍不能确定,关于动脉瘤预防性修补术的适应症也存在很大争议。而临床上,告知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可靠治疗方案的需求越来越高。

因此,39位来自不同国家的国际知名脑血管专家聚集一起共同探讨颅内动脉瘤的相关难题。各领域专家先指出自己认为的未破裂动脉瘤相关因素,然后对这些评估未破裂颅内动脉瘤不同因素的重要性进行评估,最后通过德尔菲法达成共识。最终的共识在线发表在3月25日Stroke杂志上。4月2日Medscape上发表了针对该篇文章的评述。具体内容如下:

该共识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个综合性指南

正如该共识的主要作者,来自德国海因里希海涅大学神经外科的Etminan博士提到:“该共识将对临床上动脉瘤的评估提供一个很好的指引,特别是脑血管专家所考虑的,各种增加动脉瘤破裂的风险,治疗相关的风险以及不确定性的领域位置的因素。它将成为指导医生考虑哪些因素及未来应该研究哪些方面的综合指南。”

他承认该共识的不足之处在于依据的是专家的经验见解而非确凿证据。毕竟见解和证据并不是一回事。但是当公正的证据缺乏时,专家意见将有助于解决这些有争议的问题。Etminan博士还指出,现在患者因为眩晕、头痛等症状而频繁行头颅影像学检查,原2%-3%发生率的颅内动脉瘤,被更多地发现。这些未破裂颅内动脉瘤通常很小且无明显症状。

非专科医生普遍通过未破裂动脉瘤的2个重要特征:体积与位置,决定是否对其进行修补。一项大型前瞻性研究发现动脉瘤直径小于7mm时,其破裂风险非常低。因此,许多医生认为这是决定是否手术的特定阈值。然而,小的动脉瘤常作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病因而被发现,因此还有其它因素增加动脉瘤破裂的风险。其中一些因素已知,还有许多仍待进一步研究。

正如Etminan点评的一样:“脑血管专家在决定未破裂动脉瘤最佳管理方案时,考虑了许多因素。脑血管,以及脑动脉瘤是复杂的生物系统,它们不能只是随便地被归为体积和位置因素。”

目前已经确认的主要因素如下:

1.患者年龄及预期寿命

2.伴发疾病

3.风险因素(其它部位动脉瘤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家族史,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及尼古丁的使用)

4.动脉瘤位置、体积、形态(分叶/不规则)

5.动脉瘤生长或通过连续影像显示的新生动脉瘤。

6.临床症状( 颅神经受损,占位效应以及血栓栓塞事件)

7.治疗的风险因素

针对预期寿命的重要性,Etminan博士解释道,尽管一些动脉瘤破裂的风险在5-10年间很低,但是很难预计其后30-40年间的风险。因此,相对年轻的患者,其存活期间动脉瘤破裂风险更高,有更高的修补术优先级;有伴发疾病的患者他们的寿命会受影响,从而优先级较低。

“基本上,我们建议临床医生做决定时,除了动脉瘤的体积及位置外,仍应考虑许多其它因素。甚至一些小动脉瘤都需要考虑动脉瘤的修补术。对于较年轻的吸烟伴高血压的患者,我的建议将不同于75岁但没有这些风险因素的老年患者,尽管它们动脉瘤的的直径均为4mm。”

Etminan 博士指出对于动脉瘤生长的评估,仍是一个较有争议的领域。“这需要通过连续影像学评估,但问题是动脉瘤并不是以线性方式生长。反而,它们可能是偶发式增长---至少一些动脉瘤是突然生长,然后跟随一段静止期。动脉瘤的生长是不稳定的信号,但我们的监测可能是无效的。”

Etminan博士相信,所有动脉瘤的患者都应该进行全面的评估,所有因素都应该考虑。“如果通过扫描发现了动脉瘤,我们建议临床医生把病人介绍给更有经验的脑血管专家,文章中提到的很多因素都应予以考虑。对未破裂动脉瘤自然病史的评估远比只是快速扫描大小及体积复杂的多。”

评分法的发展

根据这篇文章中达成的共识,研究者制定了一个初步评分系统---未破裂动脉瘤治疗评分(UIATS)--- 在2014年圣地亚哥国际卒中会议上Etminan对其进行了阐述。“尽管我们仍有许多未知之处,并且很难对我们所知的许多因素做准确评估,例如预期寿命。不过我们验证了这个评分的第一版本,并且仍需要进一步验证。”

关于近期报道的另一个对未破裂动脉瘤的评分方法---PHASES评分,Etminan解释道它是依据对多项前瞻性研究结果进行荟萃分析形成的。但其评分是受限的,因为纳入的一些研究使用的预后观察指标不同,导致所有数据不能汇集。

最后他还补充说道:“PHASES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反映的是现存最常见的证据,如果通过验证,UIATS系统将包括PHASES未能评估的大量附加因素。并且这些试验的相关研究人员也都是都是我们UIATS小组的一部分。”

 

 

信源地址:http://www.medscape.com/viewarticle/8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