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读医学网 > 医疗指南 > 心血管疾病 >

2013美国AHA/ACC心衰指南修订解读_丁香园

发布时间:2014-08-07 19:17 类别:心血管疾病 标签:患者 心衰 指南 心力衰竭 治疗 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编者按】2013年美国AHA/ACC心衰指南进行修订,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黄俊教授从9个方面对指南更新之处进行解读。

1.指南名称

新指南采用“心力衰竭管理指南”这一名称,而不是通常使用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管理”一词意味着心衰需要综合性处理,不能局限于药物或非药物治疗,还包含对患者的教育、随访、康复训练,以及对基础疾病和合并症的处理。这一理念与新指南强调的心衰是“临床综合征”完全一致。

2.坚持心衰阶段划分的概念

这一概念已得到较普遍接受,有利于开展心衰的防治工作,即早期干预和早期预防。新指南对各阶段的治疗作了推荐,在A阶段和B阶段,强调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ARB)和B受体阻滞剂,以预防心衰病情进展。在C阶段则主张应用ACEI、B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拮抗剂等可改善心衰预后的药物。

新指南将C阶段分为收缩性心衰和舒张性心衰,对于这两种心衰类型的治疗予以分别推荐,还列表比较心衰阶段划分和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 NYHA)心功能分级的关系。

3.基础心血管病的评估

新指南要求对特发性扩张性心肌病( DCM)患者应常规询问家族史,以确定是否为家族性DCM。此外,还需要对患者3代近亲作筛查,如同接诊肥厚性心肌病患者一样,这样有助于对尚未发病的易感者做早期预防和保护。

4.相关实验室检查推荐

新指南列出心衰患者初始检查(主要为实验室)项目,如12导联心电图、全血细胞计数、尿常规、血清电解质、血尿素氮、肌酐、血糖、血脂、肝功能和甲状腺功能。为确定病因或判断病情程度,必要时可加做其他检查项目。这样推荐有助于避免过度检查,又不会遗漏一些必要检查。

5.药物治疗新理念

新指南采用“指南导向的药物治疗”( GDMT)代替过去的“优化(最佳)药物治疗”。GDMT的概念更为宽泛,包含更丰富的内容,不仅有依据新指南调整的心衰优化治疗,还包括生活方式的调整,对心衰基础病以及合并症治疗等。

GDMT有两大特点:一是个体化,视患者具体情况采用指南推荐的药物治疗;二是综合性,充分体现出心衰的治疗处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的新观念,采用GDMT理念治疗心衰前景乐观。

6.建议扩大醛固酮拮抗剂的适用范围

新指南推荐此类药也适用于NYHAⅡ级患者(过去仅限于Ⅲ-Ⅳ级),并认为在应用ACEI和B受体阻滞剂后只要没有禁忌证(估计肌酐清除率≤30 ml/min和血钾≥5 mmol/L),射血分数≤35%的患者均可以并且应该加用,且不需要等待ACEI和B受体阻滞剂达到目标剂量或最大耐受。

7.药物治疗新流程(图1

8.推荐BNP/NT-proBNP指导心衰治疗

B型脑钠肽( BNP)/N末端脑钠肽( NT-proBNP)动态监测能否指导心衰治疗,这是一个有争议问题。BNP/NT-proBNP新指南认为,动态监测有一定临床价值,推荐用于院外或门诊患者(Ⅱa类推荐)和急性心衰患者(Ⅱb类推荐)。

9.强调减少再入院重要性并推荐4项举措

新指南推荐4项措施,以此降低患者再住院率:(1)识别适宜做GDMT的患者。对于C阶段患者,GDMT治疗是处理的基石,应督促临床医师遵循和实施。

(2)改进和完善从医院到家庭的过渡期治疗并拟定出院计划,以提高治疗依从性,控制基础心血管病和合并症(包括心理障碍)。(3)多学科联合管理。(4)密切随访,包括对每例患者进行随访,在出院后3天内电话联系,并预约2周内复诊。

文章摘自《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4年4月12日第29卷第7期

文章作者:黄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