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读医学网 > 医学病例 > 外科病例 >

骨肉瘤化疗后重度骨髓抑制合并腹部感染1例

发布时间:2014-05-15 09:46 类别:外科病例 标签:患者 治疗 感染 粒细胞 腹膜炎 来源:医学论坛网

【病例摘要】

【一般资料】

患者,女,28岁,因化疗后全血细胞减少伴发热、腹痛腹泻4天,于2011年6月12日转入ICU治疗。患者于2010年11月病理明确诊断为左股骨远端骨肉瘤,并先后2次行阿霉素、顺铂及甲氨蝶吟(MTX>成组化疗。2011年2月13日出现病理性骨折,于3月7日行左膝肿瘤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术后行阿霉素、顺铂成组化疗,并于5月28日、6月6日行2个疗程MTX方案化疗。6月8日患者出现发热、呕吐、腹痛腹泻,WBC:0.39x109/L,NEUT:0.29x109/L,考虑重度骨髓抑制合并严重感染,6月12日转入ICU监护治疗。

转入ICU时症见精神疲倦,发热,腹痛,解黄褐色水样便数次,呕吐痰涎和黄绿色胆汁,纳眠差,小便调。

【体格检查】

体温38.7C,心肺检查未及异常,全腹软,广泛压痛,反跳痛,麦氏点压痛(+>,肠鸣音5次/min,抽血针口及注射皮肤部位可见瘀斑。

【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0.05x109/L,NEUT:0.01x109/L,Hb:69g/L,Plt:4x109/L,降钙素原检测:2.08ng/mL,CRP:110mg/L,痰培养、血培养、粪便培养均未发现致病菌感染五项均为阴性。考虑患者粒细胞缺乏合并严重感染,不排除阑尾炎及自发性腹膜炎可能。转入ICU后予层流病房隔离治疗,予亚胺培南、万古霉素、氟康哇抗感染治疗,予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11促进血小板生成,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促进粒细胞增殖和分化,同时给予白蛋白、丙种球蛋白、成分输血对症支持治疗。

6月15日患者诉腹痛较前好转,解黄色水样便5次。体格检查:体温38.2C,全腹压痛、反跳痛较前好转,麦氏点压痛(+>,肠鸣音2、3次/min.腹部彩超提示腹腔少量积液,不排除阑尾炎并阑尾肿胀可能。考虑患者不耐受手术治疗,治疗方案调整为:亚胺培南、万古霉素、氟康哇、甲硝哇联合抗感染,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惠尔血、欣粒生>刺激粒细胞生成,予白蛋白、成分输血、调理肠道菌群及营养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经治疗后,6月16日下午体温降至正常,腹痛较前明显好转。体格检查:右下腹压痛反跳痛,其余部位压痛反跳痛明显缓解,肠鸣音2、3次/min.6月18日复查血常规:WBC:2.37x109/L,NEUT:1.67x109/L,RBC:3.11x1012/L,Hb:95g/L,Plt:43x109/L.考虑患者体温症状超过24h,腹痛较前明前好转,血象提示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较前明显上升,感染情况及骨髓抑制明显好转,予转骨科专科治疗。经专科治疗后,患者于7月6日病情好转出院。

【讨论】

粒细胞缺乏患者是感染的高危人群,感染部位主要是呼吸道、消化道及轴膜软组织,常见病原体为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及霉菌。欧洲癌肿研究和治疗机构对3295例发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感染部位分析:口、咽喉部25%,下呼吸道25%,皮肤软组织和静脉导管15%,会阴部10%,尿道5%、10%,鼻和鼻窦部5%和胃肠道15%.

本例患者特点:(1>年轻女性,化疗后出现重度骨髓抑制、粒细胞缺乏、重度贫血、重度血小板减少。粒细胞减少程度文献少见(2>病情凶险,骨髓抑制持续,粒细胞缺乏时间长,合并腹部感染(3>有手术探查指征,患者因重度骨髓抑制导致全血细胞减少,一般情况较差,若选择手术治疗,可能出现感染加重、出血不止、术口难以愈合等不可预知的风险,手术风险极大。若选择保守治疗,腹膜炎病因难以明确,可能出现感染加剧、感染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肠坏死、肠穿孔等危险,与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及预后,患者及家属选择保守治疗。

本例腹部感染主要考虑由以下原因:(1>化疗药物引起胃肠道溃疡、肠轴膜损伤,导致全腹疼痛(2>粒细胞缺乏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肠道功能紊乱(3>长期使用抗生素引起肠道菌群紊乱,导致腹痛腹泻。引起腹腔感染的病原体主要有肠球菌、革兰阴性杆菌、真菌等。

本例患者抵抗力极度低下,并发腹部感染,而且感染后也加重粒细胞消耗和破坏。患者因重度骨髓抑制导致全血细胞减少,一般情况较差,不适宜行外科手术治疗,治疗上以内科抗感染治疗为主。

病例来源:医学论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