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读医学网 > 医药资讯 > 医学前沿资讯 >

[TISC2014]新闻发布会:天坛会引领脑血管病新发展

发布时间:2014-07-16 18:20 类别:医学前沿资讯 标签:脑血管病 拥军 天坛 教授 卒中 TISC2014 新闻发布会 来源:医脉通综合

2014TISC新闻发布会于2014年6月29日上午九点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徐安定教授主持了发布会。王拥军教授、Eric Peterson教授、Stephen Davis教授、赵性泉教授、刘丽萍教授、王伊龙教授等国内外脑血管病权威专家一起,为大家介绍了本届天坛会的亮点和中国脑血管病的新发展方向。


王拥军:国家卒中临床研究网络,助力“研究改变临床实践”


天坛会今年的主题是研究改变临床实践。王拥军教授概括了目前中国脑血管病研究面临的现状,总体来讲面临三大问题:(1)研究问题众多,但研究能力有限;(2)整体布局缺乏;(3)公共平台发展不够成熟,研究方法不系统。两个数据也再次说明了中国脑血管病研究面临的压力。第一个数据是刚刚公布的2008年一项全球研究实力报道,分析和比较了欧洲、美国、日本和中国四个地区在各领域维度的研究实力,在临床研究方面中国得分最低;第二个数据来自上个月颁布的美国卒中和TIA二级预防指南,该指南共引用了823个临床研究证据,来自中国仅11项,占全球证据链比例的1.34%,这与我国人口总量和脑血管患者总数完全不相称。


为改变这一现状,在科技部、卫纪委和卫生部的领导下,成立国家卒中临床研究网络,在十三五期间建立人群疾病监测和流行病学平台、大数据平台,了解和反应疾病的基本规律和医疗对疾病的影响等。


王拥军教授介绍了国家卒中临床研究网络(CSRN),包括组织架构和各部门职能等等。国家卒中临床研究网络建立了五个核心实验室,即影响判读核心实验室、药物基因组核心实验室、分子标志物核心实验室、分子影像核心实验室和脑血管影像核心实验室。二级以上有临床研究经历的医疗机构可以自愿申请加入,由国家中心进行审核。加入的中心将设立专门的临床研究协调员,并将进行年检,建立完善的退出机制。首批医院已有254家,这些医院将在“十三五”和“十四五”期间为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研究提供最坚强的研究支持。该网络的成立是我国脑血管病研究水平国际化进程的里程碑。


国家十三五研究导向包括:(1)为医改提供支持和服务,其中最大问题是医疗质量的不均质化;(2)研究需求;(3)应用需求,为指南提供证据。



Eric Peterson、王伊龙:天坛-Duke脑血管病研究中心揭牌,交流合作促发展


来自杜克大学的Eric Peterson教授和天坛医院王伊龙教授为介绍了国家脑卒中质量控制中心与杜克大学“Get with the guidelines”项目合作的最新进展。


美国杜克大学临床研究院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学术研究所之一,在卒中临床研究领域具有前沿高端的技术与水平,主导完成了Get with the guidelines项目,并建立了脑卒中领域一个重要的数据库。国家脑卒中质量控制中心是我国国家卫计委在脑卒中研究领域的一个国家级医疗质量管理项目,旨在促进国内外指南在临床中的实践率,并有效获取真实世界数据。目前该项目已与Eric Peterson教授领导的杜克大学临床研究院建立了长期的积极友好的合作关系。中国有者较大的患者群,将会为杜克大学卒中临床研究提供大量临床证据,同时中国医生可以直接借鉴杜克大学的先进临床经验,学习其医学课件,为中国医生提供了一个与国际卒中诊治学习交流的平台,从而共同促进卒中研究的发展。


此外,天坛医院也将携带“金桥项目”的部分数据与杜克大学临床研究院一起来进行数据分析。



Stephen Davis:卒中疾病负担及管理


来自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Stephen Davis教授介绍到,卒中是世界范围内的重要疾病。在中国,每年数百万新发卒中人群,且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卒中防治目前还存在较多挑战,其中有效控制危险因素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因素,包括减少吸烟、减少酒精摄取量、减少盐摄取(每人每天5g)、有效控制血压等。建立卒中单元,有效缩短tPA时间,对于卒中患者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卒中相关痴呆也日益严重,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与治疗。在澳大利亚,急性卒中患者管理也未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澳大利亚日前也正着力改进这项管理,目标是通过管理,将DNT缩短20分钟。澳大利亚的方法是在发现患者以后,急救车上的医生联系医院,医院的医生在急诊室门口接应患者,他们把患者直接送入CT室,不再进入急诊室。此外,目前全球医生面临着一个问题,周末卒中死亡率都相对偏高,这和周末工作的医护人员相对较少有关。所以,认为政府应大力支持医生周末工作,只有政府出资补贴周末工作的医护人员,才能使急救体系的连续性得到保障。


作为WSO的主席,Davis教授表示,WSO一直在为全球的卒中防治事业不断努力,积极致力于降低全球的卒中的发生率,致残致死率。将会与中国卒中研究机构,天坛医院保持长期的合作,为促进卒中事业提供支持和力量。



王拥军、徐安定:脑动脉粥样硬化回归药物治疗时代


脑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破裂引发的血栓栓塞,是缺血性卒中的主要致病因素。在2014天坛会有许多关于脑动脉粥样硬化的话题。基于SAMMPRIS研究,王拥军教授和徐安定教授对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药物治疗进行了答疑。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卒中的患者的标准治疗是AMM,即积极药物治疗,包括了3个月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降压治疗、血脂达标和其他治疗;阿司匹林仍然是安全的,是基础性治疗;对非急性期降压治疗强调早期达标的同时,也需要关注平稳、长效降压,最好是具有抗动粥的降压药物,如CCB,并指出降压启用时机是3-7天;还提出脑动脉粥样硬化药物治疗外的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和综合管理。



徐安定:PROMISE-CHINA研究介绍


PROMISE-CHINA研究是脑血管病急性期诊疗技术规范化应用和医疗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技术研究,即2014-1015年研究计划金桥项目的特别专项,全称为:医院静脉溶栓流程再造在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应用(PROMISE-CHINA),作为十二五科级支撑计划专项课题,研究包括30家中心,PI是王拥军教授和徐安定教授,并于2014年天坛会第一天召开了全国启动会。


徐安定教授介绍,PROMISE-CHINA研究是基于急性缺血性卒中超早期再通,静脉rt-PA的绝对优先地位为研究背景,目的是按照企业管理的流程再造(BPR)理论,对医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rtPA溶栓流程再造,以提高发病3.5小时内到院病人静脉溶栓率,缩短病人到达急诊至开始溶栓时间(DNT)。这是一项前瞻性、全国多中心研究,针对研究中心AIS静脉溶栓流程再造的纵向、非随机、队列研究。



赵性泉:天坛卒中学院上线


天坛卒中学院依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天坛脑血管病中心,逐步联合全国乃至国际脑血管病相关领域的专家,以“为中国脑血管病领域培养一批临床诊疗规范化的临床医生和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临床研究型学科带头人,促进中国脑血管病的临床诊疗人才梯队建设”为己任,以快速改善中国卒中规范化诊治水平,改善患者及家人生活为宗旨,培养“知国际、知国内、知临床、知科研、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努力打造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卒中医学专业教育交流公益平台。其核心理念是:蒙正、亨通、未济,将帮助临床医生拓展思维、紧跟进展、扩大视野,快速提升学术认知与临床处理能力。



更多精彩内容 2014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