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读医学网 > 医药资讯 > 医学前沿资讯 >

MRI:如何适应医疗变革

发布时间:2014-07-29 21:46 类别:医学前沿资讯 标签:医疗 MRI 技术 核磁共振 超导 磁体 来源:中国生物技术产业资讯门户

MRI对于人类健康和科研的重要意义 


不论是在科研领域还是在医疗健康领域,核磁共振技术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MRI的快速应用,中国核磁共振技术的突破以及在临床上的应用势必会影响世界。因此,中国核磁共振技术未来的走向值得关注和深思。 


在基础研究领域,核磁共振成像有着广泛的用途,比如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改变了我们对大脑功能、(脑)连接方式、发育及疾病的认识;动物模型的高分辨实时成像使科学家更清晰地了解从发育到器官形成,以及肿瘤生成的生物学过程。与此同时,MRI在医疗领域也发挥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从骨骼肌肉疾病、神经性疾病、胆道疾病、乳腺癌到其他多种疾病现在都借由MRI来进行诊断。2000年,医学成像,尤其是MRI和CT,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医学创新。MRI研究领域获得的一系列诺贝尔奖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其对于科学研究和医学的重要影响。 


MRI在医疗领域面临的挑战 


当前美国的人均医疗消费超过9000美元,但与欧洲和加拿大相比,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并没有显著的提高。对于中国来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用于医疗的费用也在大幅上升,比如从2006年的1560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3570亿美元,人均医疗消费也从119美元上升到261美元。成像技术,比如核磁共振,是医疗消费增加的主要推动力。美国医疗费用支出约占到GDP的18%,其中大概9.8%用于诊断成像,也就是说美国GDP的1.8%用于医学成像。按此推算,中国GDP为82300亿美元的经济体量,用于医学成像的费用应该可以达到1480亿美元,是非常庞大的。 


MRI被公认为是上个世纪最伟大的创新之一,然而随着世界其他国家为避免重蹈美国过去几十年天价医疗支出的覆辙,已经开始控制医疗费用,或许未来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更应该考虑性价比的问题。关于如何思考核磁共振未来的发展方向,我提出并将讨论以下三个问题:(1)MRI应该侧重于哪些方面的研究?(2)我们能够证实在哪些情况下MRI比其他的成像手段更具优势?(3)MRI如何在控制成本的情况下发挥最大效用? 


MRI研究应该关注的领域 


目前和未来很长的一段时期内,费用都将是MRI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所以必须高度重视MRI技术的硬件研究。事实上近些年来降低MRI设备的价格也正是大的MRI生产商所追求的。考虑到全球所面临的氦短缺危机,可持续性的MRI系统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研发方向,其中包括无氦技术和氦获取技术。长期来看,MRI领域研发最应该优先关注的仍然是如何扩大技术的使用范围以及提高性价比。 


随着MRI开始在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广泛使用,MRI的研究应该更加注重常见疾病的诊断,比如缺血性心脏病和中风。另外,感染性疾病是世界范围内引起死亡的常见和重要原因,MRI对它的诊断很少涉及。在感染性疾病比较普遍的中国,MRI的研究应该把此放在优先地位。 


在哪种情况下MRI优先于其他成像手段 


中国的人口基数很大,因此可以积累许多基于循证医学的文献,有利于许多医学技术包括MRI的创新和发展。在美国,越来越多的资助局限在那些能够证明自身比其他成像方式更有优势的成像研究上。为了得到可信度最高的证据,大规模、多中心的随机试验是必须的,比如为了证明一种新的MRI技术比现有的CT或者超声更好。一旦多中心的试验联盟建立,多个试验就可以在不同机构同时开展,这样一来,得到的试验结果就会有很大的可信度,并可适用到其他没有参与试验的机构。 


MRI如何达到最大的性价比 


任何想要成功推广MRI技术的策略都必须重视一个问题:MRI究竟具有多大的价值。我倾向于用收益成本的性价比来阐释这一理念,其中收益是指患者的诊疗效果。在这里比较效益研究很重要。所谓的比较效益研究是指对于大量的人群,新的技术或者方式和现有标准相比有什么样的优势,比较的参数包括存活率,生活质量以及费用。由于放射医学包括MRI的比较效益研究十分有限。如何确定什么时候该使用MRI,以及一定数量的人口所需要的MRI设备的数量,都需要基于患者个体受益情况和提高社会医疗费用性价比方面的证据。上述这些重要的问题都需要深入而且细致的技术和临床医学研究。 


下一步建议 


首先要找出中国最重要的临床医学问题。虽然当前MRI的研发主要是由美国和西欧的发达国家来主导,但中国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资源投入到MRI的研究中来。哪些领域应该优先发展需要慎重考虑。拿美国来说,近期美国科学院医学研究所确定了100个优先的比较效益研究项目,其中很多项目都涉及到成像技术,比如肿瘤成像中PET、MRI、CT的比较效益研究。但对于中国来说,研究重点可能不同,这主要是由人群的健康差异,资源差异以及医疗系统差异造成的。为了使研究成果最大程度地造福社会,研究的优先方向应该应该基于一个国家的情况仔细确定。 


基于多中心研究联盟、可互操作的MRI协议可以验证新技术的有效性。在中国乃至亚洲范围内的大规模合作研究,厂商之间的标准化方案研究,事关患者保护、知情同意等法律相关事项的协调和管理都需要建立一整套可靠机制。一些大规模的、跨国界的研究联盟可以作为范例。这样的联盟可以针对重大疾病展开新技术与现有方法的比较效益研究。 


应该大力提倡并鼓励健康服务研究,包括比较效益研究。任何一项技术在推广之前都需要精确仔细的经济分析,同时培养能够更好掌握健康服务研究的专业人员,以发挥医疗资源在临床中的最大效用也非常必要。在中国医改的大背景下,专业人员(包括医生)掌握更好的技术和研究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而成像技术仅仅是其中的一项而已。 


逐鹿MRI市场 


为了加快国内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化进程,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引导、支持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促进成果转化。2011年12月31日,科技部发布《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2013年7月17日,工信部又推出《医疗器械扶持专项》,对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的医疗器械项目予以重点扶持。 


另一方面,中国医改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为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高端成像设备,如MRI以其诊断疾病领域不断扩大、实时无创性等特点成为产业发展的“潜力股”。 


近几年,国内生产超导MRI设备的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目前已有十几家公司推出超导MRI设备,但多数都从国外进口超导磁体这一关键部件来组装整个系统,仅有个别几家公司自己生产超导磁体,但总体来说本土企业所占国内MRI市场的份额仍然很小,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市场垄断 


近几年随着国内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一些关键技术,如超导磁体技术已日趋成熟,但还需要经过市场的考验才能实现真正的产业化发展,而国内的超导MRI市场已基本被GE、Siemens、Philips等几大国际公司所垄断。 


国际公司凭借较高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使得国内医院更愿意进口他们的超导MRI设备,并且本土医院对国内产品的质量存在一定的不信任感,这就导致国内公司很难和国际公司在同一个标准下竞争,而只能降低产品价格来吸引客户,有的公司甚至打出成本价销售新推出的产品。 


另外,几大国际公司在销售MRI产品的同时,还会在国内各自成立医疗学院和研发合作基地,对医务人员做各种培训和推广活动,也提供一些科研条件。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医务人员的设备诊断技能和习惯,都是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和养成的。就好比他们已经在各大医院加了一层防护罩来屏蔽其他不同品牌的“入侵”,这样就会让医院更倾向于买他们的产品。 


可以说国外的MRI厂商全方位的市场营销策略是值得国内企业好好学习的,只有了解用户需求,满足用户需求,不断提供增值服务才能赢得市场,也能够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实现市场和研发的良性互动。 


技术壁垒 


国际公司如GE、Siemens、Philips等掌握MRI多项关键技术,包括磁体、谱仪、系统集成等。就超导磁体来说,其设计、加工、组装、测试等技术已发展到非常成熟的阶段,其中能被人直接看到的技术都已经申请了专利,而较为隐蔽且关键的技术则为了保密而不会被公开。 


国内虽然少数企业掌握MRI的若干关键技术,但大部分企业目前研发力量相对较弱,吸收和消化新技术进行技术升级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另外,国内的制造水平与国外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导致技术的实现会大打折扣。 


成本控制 


对国内厂商而言,在超导MRI产品上要赢得利润,还必须重视的一个环节就是成本控制。虽然中国会比美国、德国、荷兰等国家人力成本低一些,但是对于国内这些新兴的MRI厂商而言,在原材料等硬成本上却要比大型国际MRI厂商高出很多。 


因为当市场需求量到达一定量以后,有了规模效应,在购买原材料及配件时才能拿到较为优惠的价格。而在进入超导MRI市场初期,国内MRI厂商的市场占有率都还比较低,产能也相对较低,这样就会在采购原材料及配件时就比国际MRI厂商的成本高出很多。一般每年生产100台的单台成本就会比每年生产10台的单台成本节省20%~30%。 


另外,国内企业在采购阶段需要交纳的税费中,只一个17%的增值税就比国外公司高出许多。为了提高超导磁体的产品质量和稳定性,国内企业也会使用一些进口的原料或配件,这就还要另付关税。在需求量不够多的情况下,单价就可能比国际公司高50%以上,如果要买的配件只能通过国内代理买的话,价格则有可能要翻上几番。 


对大部分刚进入超导MRI市场的国内公司来说,技术还处于学习、完善和成熟阶段,超导磁体的生产成本也往往高于国际公司。国内的企业只能在国际MRI厂商的夹缝中求生存,等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后再达到盈利的目的,或者自己另辟蹊径,避开国际公司的势力范围,依靠国内公司高度的灵活性优势,以开放式、部位型、定制型等非传统MRI产品来开拓市场,也许能找到国内超导MRI厂商的一种生存之道。 


超导MRI:从技术到产业化 


核磁共振成像NMRI,也称磁共振成像MRI,是利用核磁共振NMR原理,依据所释放的能量在物质内部不同环境中不同的衰减,通过外加梯度磁场检测所发射出的电磁波,即可得知构成这一物体原子核的位置和种类,由此可以绘制成物体内部的结构图像。将这种技术用于人体内部结构的成像,就产生出一种革命性的医学诊断工具MRI。 


从1978年出现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全身磁共振成像仪后,该技术在医疗诊断上获得了极大发展和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医学、神经生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迅速发展。 


当前临床所用的超导MRI设备包括超导磁体系统、匀场和梯度场系统、射频系统及计算机图像重建系统。 


超导磁体系统 


超导磁体系统提供主磁场强度,由0.5到4.0T(特斯拉),常见的为1.5T和3.0T;动物实验用的小型MRI则有4.7T、7.0T与9.4T等多种主磁场强度。 


长期以来,由于没有国产的超导磁体,国内的MRI整机厂家受制于国外公司,只能在低端的永磁成像方面打拼。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高能所)超导磁体工程中心依托大科学工程中衍生出的超导磁体技术,于2007年开始进行核磁共振成像超导磁体的研发,2010年4月研制成功场强为1.5T的少挥发人体核磁共振成像超导磁体,突破了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关键部件技术。该技术的突破,为国内整机系统厂家提升产品性能和档次解决了关键难点,将改变国内该产业的被动局面,促进产业提升。打通了超导磁体这个关键环节,还能形成从超导材料、超导磁体到整机系统的国产化产业链。 


匀场和梯度系统 


匀场和梯度是MRI成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MRI的成像速度和图像空间分辨率。现在1.5TMRI主磁场均匀度一般要求是在直径500mm的球域内达到磁场峰值6ppm。梯度线圈的一般指标是空间梯度33mT/m,转换速率125T/m/s,非线性度400×400×300mm3 8%,所以在设计梯度线圈时要考虑线圈电感,线圈效率,梯度场的线性度等。另外,MRI成像系统要求梯度线圈中的电流在200Hz左右的速率切换,涡流问题变得至关重要。在超导磁体中,梯度线圈被金属内壁包围,主要是磁体的低温杜瓦,热辐屏蔽,超导体线圈骨架等,周围的导体内会产生感应涡流,从而影响梯度线圈性能,干扰成像区域内部的磁场。因此,也需要设计涡流自屏蔽线圈消除外部的梯度场。 


匀场方法使用线性规划方法,实践证明达到了预期的磁场均匀度要求,图3为经过被动匀场后的磁场测量值。梯度线圈使用目标场方法,现阶段已经完成了初步设计。技术方将尽量发挥高能所在加速器电磁铁方面的技术基础和经验,尤其电磁场物理分析和循环冷却技术上的优势,进一步深入研究设计方案和制作方法,推动1.5TMRI系统全部国产化。 


射频系统 


高场MRI射频系统的研究与使用方密切结合,是深度开发MRI成像方法和应用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国际上普遍受到脑科学和神经科学界以及产业界的重视。目前,多通道并行接收技术已经是高场MRI系统的主流产品,在提高图像信噪比、分辨率和快速成像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支持。多通道射频线圈、前置放大器、AD转换器等对磁共振信号的处理上的改善是目前高场3TMRI系统开发的主要课题。另外,在7TMRI系统中开发出的多通道并行发射技术也全面向3TMRI转移,西门子和飞利浦先后推出了2通道和4通道并行发射系统,为3TMRI体成像激发不均匀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国内产业界1.5TMRI系统已经全面进入市场,紧接着3TMRI也会很快推进,但技术上与国外同类产品还存在着一定差距,所以深入开发射频系统和成像技术即将成为国内MRI发展的主要方向。高能所在微波、高频电子技术中的积累可以提供MRI射频技术的开发平台,帮助企业开始射频系统硬件的研发工作。 


成果转化实践 MRI超导磁体技术取得突破后,如何将技术优势进行推广,实现其社会经济价值,又是一个重要课题。 


2010年起,技术方开始与企业进行合作,继续开展1.5T零挥发核磁共振成像超导磁体和1.5T短腔核磁共振成像超导磁体(总长度小于1.5米)的研制及中试,尤其是针对其可靠性及成本控制方面进行多方面调研和测试,寻求最佳解决方案。目前1.5T零挥发MRI超导磁体已经开始小批量生产。但不可忽视的是,MRI设备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目前GE/SIMENSE/PHILIPS三大巨头占领了绝大部分超导MRI市场,如何有效进行成本优化控制、找准市场切入点将是未来几年内国内MRI行业的重点关注方向。 


市场前景 


磁共振成像不仅是临床医学的重要手段,也是科学研究与探索的极端重要工具。正是因为磁共振成像方法的多样性,使磁共振成像方法在临床医学、认知神经科学、药物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应用,科研方面,在nature.com网站搜索MRI可检索到超过8000篇论文。 


MRI市场主要是由病人数量、MRI理论和技术、放射学家的素质和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当前欧美日等国MRI设备的装备情况一般在每60000至70000人一台,一般每300张病床以上的医院都要配备至少一台MRI系统。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约13亿,目前全国的MRI设备配比仅为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如果考虑到目前现有MRI系统特别是一些国产低档MRI系统的更新,则需求量还要相应增加,所以MRI市场应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以2010年为例,我国临床应用领域的MRI装机数量就达数百台,耗费人民币数十亿,整个中国MRI产品线增长率52%,其中1.5T产品线增长率74%,3T产品线增长率91%,超导产品综合增长率78%。 


近年来,国内的MRI产业发展迅速,投入其中的技术力量和资金来自多个方面,已经在冲击1.5T超导MRI的市场,甚至很快将冲击3TMRI的市场,但需要突破行业巨头打压以及同质低价竞争的瓶颈。在国内MRI技术和产业全面起步的阶段,开发具有自己特色和独立知识产权的产品逐渐成为科技界和产业界的共识,新型MRI超导磁体也成为讨论的热点。新的市场增长点汇聚在改善病人舒适度和节能环保这两个方向上:病人舒适度的提高体现在对大孔径、短腔超导磁体和开放式超导磁体的需求上;节能环保则要求超导磁体减少液氦的使用量,如零液氦消耗、高温超导磁体、传导冷却超导磁体等。 


高能所超导磁体中心基于自身在超导磁体设计制作方面的优势,将与MRI系统的使用方和生产厂家展开深入探讨,在物理方案上设计出有特色的、更具市场竞争力的超导MRI磁体。 


另一方面,PET-MRI系统将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仪(PET)和核磁共振成像系统(MRI)两强结合,成为大型功能代谢与分子影像诊断设备。PET-MRI技术可以避免X线辐射对人体的损伤,在肿瘤诊断治疗、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三大领域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目前PET-MRI同机融合技术已经成为发展的主流,2013年美国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学会(SNMMI)专门组织了一次介绍PETMRI设备新技术进展的会议,GE公司成功运用飞行时间技术(TOF)技术,实现PET与MRI在同步扫描时两者之间无明显干扰。PET-MRI技术虽然的设备技术和临床应用范围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已经是核医学和MRI成像技术应用的一大热点。 


高能所先后完成了人体PET、小动物PET、乳腺扫描仪等的研制,并实际应用于医疗和实验研究上,在PET上有坚实的研发基础,加之目前在超导MRI磁体上的技术基础以及在相关技术上的研发投入,有望在PET-MRI研究领域做出一定成绩,填补国内的空白,推动国内PET-MRI的研究。 


超导MRI从技术到产业化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也是一个冲破阻力、勇于创新的过程。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所核磁共振技术的研发进展核磁共振(NMR)技术的发展趋势,可以从核磁共振相关研究所被授予的五次诺贝尔奖中获得一条清晰的脉络。 


核磁共振与诺贝尔奖的渊源 


20世纪40到50年代是核磁共振现象的发现和实现期。1944年美籍奥地利科学家Rabi因发展了磁共振方法观察原子核性质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斯坦福大学的Bloch和哈佛大学的Purcell因分别观察到凝聚态物质的核磁共振现象分享了195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20世纪60到80年代是核磁共振的黄金时期。这期间核磁共振的理论、仪器、技术和方法得到了全面发展。核磁共振在化学和生物学中的应用对推动核磁共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瑞士科学家Ernst因对核磁共振方法学的卓越贡献,获得了199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在这期间还诞生了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并迅速发展成为极为重要的活体无损谱学和影像学研究手段,对脑科学和临床医学,以及人类健康产生了巨大影响。 


进入1990年代之后,核磁共振波谱学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研究对象从有机小分子,拓展为生物大分子的三维结构、相互作用和动力学过程等。瑞士科学家Wüthrich因在溶液中蛋白质三维结构的核磁共振测定方法方面的卓越贡献,分享了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2003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对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作出卓越贡献的美国化学家Lauterbur和英国物理学家Mansfield。 


这五次诺贝尔奖,代表着核磁共振研究从物理学、化学和生命科学三个里程碑式的发展历程,也是对核磁共振及其工作者为科学发展所作贡献的肯定。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核磁共振波谱和成像仍然处于高速发展之中,面临着更多更大的挑战。 


核磁共振技术的优势 


实时无损的成像优势和高时空分辨是核磁共振波谱学的最大特色和优势。核磁共振是结构生物学研究中的两大主流手段之一,另一种主要手段是X射线晶体衍射,超过99%的蛋白质三维结构是通过这两种手段测定得到的。通过X射线晶体衍射得到的蛋白三维结构,其构象被锁定在单一状态(晶体),是静态结构;用核磁共振获得的是溶液中、甚至是活细胞中的动态结构,更接近于生理状态。核磁共振技术还可提供生物分子结构转化、相互识别和相互作用等动态信息,更有利于研究生物过程和机制。 


核磁共振成像(MRI)的优势是能够在无损条件下提供活体中生物分子、组织的分布及其变化等信息。与临床检验中使用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相比,MRI没有潜在的放射性损伤,而且具有高分辨率、高对比度,可对不透明物体成像等优点,因此目前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各类疾病的诊疗中,成为一种重要的医学影像技术。 


武汉物数所的研究实力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所(原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所)核磁共振学科的发展,要追溯到王天眷先生。他是我国波谱学的创始人之一,1960年回国后,首先在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所(以下简称:武汉物数所)创建了波谱学研究室,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波谱学研究骨干。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叶朝辉院士的带领下,武汉物数所建成了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磁共振中心(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中国科学院生物磁共振分析重点实验室等研究平台,积极推进核磁共振与化学、生物医学的交叉。 


武汉物数所在核磁共振研究获得的重大成果中,有的已经成为蛋白质结构计算的基础数据,有的成为核磁共振实验的经典方法,研制成功的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国产高场核磁共振波谱仪已进入工程化阶段,适用于人体肺部重大疾病研究的磁共振成像系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Science,PNAS,JACS,PRL等杂志发表了数百篇有影响的研究论文。 


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 


武汉物数所始终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科学前沿;坚持学以致用、研以致用。首先,重视多学科交叉和融合。在2009年获得国家创新群体资助时,叶朝辉院士就指出,这标志着武汉物数所的核磁共振研究实现了从依托无线电物理到依托分析化学的转变。无线电物理、物理化学、生物物理、脑科学等学科是学科交叉研究的支撑。其次,武汉物数所一直重视并拥有一支多学科交叉和融合的研究队伍。近年来武汉物数所引进和培养了一批具有化学和生物学背景的中青年骨干,其中有6人先后获得国家杰出科学基金资助,有10余人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或青年“千人计划”,有4人成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或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专项负责人,得到国家创新群体的资助。再次,武汉物数所在资源配置上向交叉型合作研究倾斜、向具有交叉型研究能力的人才倾斜、向具有重大应用背景和有望取得重大突破的课题倾斜。所承担的两个科研仪器研制专项研究,使我国大型磁共振仪器从无到有,具有划时代意义,预期会对肺部功能和疾病的诊疗产生重大影响。 


武汉物数所制定的《研究所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核磁共振学科要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引领作用。特别加强对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磁共振中心(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中国科学院生物磁共振分析重点实验室等研究平台的建设。 


在研究所科研单元中,设立了磁共振基础研究部、磁共振应用研究部、高技术创新与发展中心和磁共振技术中心,以保障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高技术研发和技术支撑能够按照各自的规律高效运行,同时以上述平台为纽带,促进各单元之间的协作。 


在学科布局上,武汉物数所在固体核磁共振、液体核磁共振、磁共振成像和磁共振仪器等技术手段方面,以及面向物理、化学和生物医学的磁共振技术、方法和应用研究方面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同时采取措施鼓励磁共振学科与研究所原子分子光物理和数学物理等学科的交叉。 


研产结合促进产业化 


当前中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改变原有经济增长模式,调整产业结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是实施这一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 


武汉物数所一贯重视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以磁体技术入股“沈阳东软波谱磁共振技术有限公司”,就是成功实现产业化的一个例子。最近又以磁共振谱仪为主导技术,成立了“武汉中科波谱技术有限公司”,所生产的磁共振谱仪已经进入市场。对于有产业化前景的技术,适时转入、挂靠东湖自主开发区的“中科院湖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等机构实现再开发及转移转化,这是技术进入市场必不可少的环节,技术升值和风险并存。 


研究所是高技术产业化的一支重要力量,基础研究是孕育高技术的源头。基础研究、高技术研发、成果的转移转化和产业化具有不同的规律和文化特征。保障技术转移转化的渠道畅通,涉及到政策、资源、人才、利益、市场等诸多方面,是一个系统工程。武汉物数所在不断探索如何在保障国家利益不受损失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调动技术人员等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技术研发成果高效转化为产品,贡献于国民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