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读医学网 > 医药资讯 > 医学前沿资讯 >

反复尿路感染同时存在不明原因的这些因素时 应考虑这种病

发布时间:2017-04-18 08:28 类别:医学前沿资讯 标签:应考虑 不明原因 来源:未知

反复尿路感染同时存在不明原因的这些因素时 应考虑这种病 作者:佚名 来源:环球医学 日期:2017-04-15  反复尿路感染同时存在不明原因的这些因素时 应考虑这种病


 现病史: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小便混浊,少尿,无腰痛,恶心未呕吐,无肉眼血尿,无尿频尿急尿痛,无发热。门诊查B超:双肾增大,双肾盂分离,双输尿管重度扩张,血清肌酐(Scr)330.8 mol/L,为求系统治疗,门诊以 肾积水,急性肾功能不全? 收住。入科时患者精神状态一般,大便正常,小便量少。

 既往史:10年前因车祸引起高位截瘫。

 体格检查:体温36.2℃,脉搏80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90/60mmHg,神志清楚,痛苦貌,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眼睑无水肿,双肺呼吸音清晰,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尖搏动正常,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柔软,无压痛、反跳痛。肾区无压痛叩击痛,双下肢轻度水肿。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Hb)48g/L,白细胞(WBC)7.96 10 9/L,中性粒细胞比例59.47%,血小板(PLT)309 10 9/L。尿液检查:蛋白++,白细胞60个/ l,余正常;大便未见异常,潜血阴性。生化系列:总蛋白72.1g/L,白蛋白33.9g/L,球蛋白38.2g/L,总胆红素5.0 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2.9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6U/L, ‐谷氨酰基转移酶48.5U/L,碱性磷酸酶87U/L,肌酐270.7 mol/L,尿素氮21.6mmol/L,葡萄糖 3﹒9mmol/L,尿酸337.1 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18.5mmol/L,钾离子4.49mmol/L,钠离子147mmol/L,氯离子112mmol/L,钙离子2.29mmol/L,磷离子1.50mmol/L。胆固醇1.98mmol/L,甘油三酯0.04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7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64mmol/L。血清传染病(乙肝、丙肝、梅毒、HI V)四项均为阴性;凝血功能正常。

 双肾彩超:双肾体积明显增大,右肾大小约14cm 6.1cm,左肾大小约15.8cm 7.5c m。肾盂明显分离,右肾盂分离4.7cm,左肾分离约4.8c m。实质变薄,回声增强,右肾实质厚约0.9c m,左肾厚约1.0c m。右输尿管约1.2cm,左肾盂见0.6cm 0.6cm 之强回声。膀胱壁增厚0.8c m,凹凸不平,小梁房形成。CDFI:血流均欠丰富。心电图: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胸部正位片:未见明显异常。肝胆彩超:肝胆未见异常,脾脏形态大小未见异常。

 第一次住院出院诊断:①双肾积水;②肾结石;③尿路感染;④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⑤肾性贫血。

 治疗与转归

 住院期间给予甲硝唑、青霉素抗感染及利尿治疗,住院16天,复查尿常规:蛋白++,白细胞2~3个/ 肾功能:肌酐296.3 mol/L,尿素氮27.7mmol/L,尿酸415.4 mol/L;肾脏B超:较入院时无明显改善。患者于2006年10月27日出院。

 第二次住院:

 患者第一次出院后间断使用抗生素,未规律复查尿常规、泌尿系B 超。2007年7月24日患者因 乏力半年,加重伴发热、小便混浊半月 再次入住我院肾内科。

 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心肺无阳性体征,肝脾均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肾区无压痛叩击痛,肠鸣音正常。双下肢轻度水肿。双下肢肌力Ⅰ级、肌张力未见异常,双侧膝、跟腱反射正常。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 73g/L,WBC 6﹒38 10 9/L,RBC 2﹒62 10 12/L,血细胞比容(HCT)0.224,N 84﹒11%,PLT 118 10 9/L。C 反应蛋白(CRP)142mg/L。尿检:比重1.010,蛋白+++,红细胞镜检100个/ l,白细胞镜检:500个/ l,潜血++。大便未见异常,潜血阴性。生化系列:总蛋白74.4g/L,白蛋白30.5g/L,球蛋白43.9g/L,总胆红素5.3 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37.9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27.0U/L, ‐谷氨酰基转移酶70.6U/L,碱性磷酸酶104U/L,肌酐352.3 mol/L,尿素氮30.2mmol/L,尿酸423.8 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11.9mmol/L,钾离子3.40mmol/L,钠离子136mmol/L,氯离子112mmol/L,钙离子2.02mmol/L,磷离子1.76mmol/L。

 双肾彩超:双肾体积明显增大,皮质变薄,双肾肾盂、肾盏明显分离,右输尿管约1.0cm,左输尿管约0.9cm,左肾盂见1.0c m 0.7cm 之强回声。膀胱壁增厚0.9c m,凹凸不平,小梁房形成。CDFI:血流欠丰富。

 肾脏CT 平扫:双侧肾盂输尿管重度扩张,双侧肾实质不均匀变薄、变平,局部凹陷,双肾上、下极多处瘢痕形成。左肾下极可见0.9cm 0.6c m 之高密度结石影。

 第二次住院出院诊断:①反流性肾病;②尿路感染;③肾结石;④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⑤肾性贫血。

 治疗与转归

 入院后患者体温升高至39℃,根据尿培养药敏给予美罗培南、奥硝唑抗感染治疗;尿毒清等排毒保肾;纠正贫血及碱化尿液治疗。住院19天,2007年8月12日出院,出院时C 反应蛋白 1mg/L;尿常规:比重1.012,蛋白++,隐血(BLD)+,红细胞3个/ l,白细胞0/ l,24小时蛋白定量0.74g,血清肌酐(Scr)317.3 mol/L﹒

 第三、四次均因尿路感染入院。2009年8月28日复查血肌酐:491.9 mol/L,尿素氮27.6mmol/L;尿常规:蛋白+++,BLD+,红细胞10个/ l,白细胞12个/ l。

 讨论

 该患者病例特点如下:①该患者发病前有高位截瘫病史约10年,长期卧床,间断的导尿管使用史。②多次严重尿路感染史。③尿检存在蛋白尿,肾功能损害:肌酐、尿素氮明显升高,且尿路感染控制后仍存在蛋白尿,肌酐不能恢复正常。④B 超可见双侧输尿管严重扩张,双侧肾盂明显分离。双侧肾皮质变薄,回声增强,膀胱壁明显增厚,凹凸不平,小梁房形成。肾脏CT:双侧肾盂输尿管重度扩张,双侧肾实质不均匀变薄、变平,局部凹陷,双肾上、下极多处瘢痕形成。根据以上结果分析患者基本符合反流性肾病的诊断要求[1-3],但由于患者入院时是慢性肾功能不全,无法行尿路排泄造影及肾盂静脉造影等损伤性检查。

 该患者几次住院均血压偏低,分析跟尿液浓缩功能障碍导致排除大量低比重尿,引起血容量不足可能有关系。成人反流性肾病应与梗阻性肾病相鉴别[4]:梗阻性肾病往往出现单侧肾盂分离,单侧输尿管扩张,一般可见梗阻物如结石等梗阻与扩张的输尿管下端,解除梗阻一般肾功能可以恢复正常。梗阻性肾病导致整个肾脏瘢痕,而不是局限性瘢痕。最重要的是排尿期输尿管、肾盂及肾盏无尿液反流可以鉴别。

 成人反流性肾病临床表现不特异,肾脏科医师应该养成良好的临床思维[4]:当遇到患者反复尿路感染同时存在不明原因的肾功能不全、蛋白尿、高血压、夜尿增多的时候,应该考虑有无反流性肾病的存在可能,及时行排尿期膀胱造影、静脉肾盂造影、膀胱镜、尿路CT 或肾脏核素等相关检查,明确有无尿液的反流,避免漏诊误诊,并及时进行必要处理。

 参考文献

 [1]Bailey RR.Therelationship of vesico‐ureteric reflux to urinary tract infec tion and chronic pyelonephritis‐ eflux nephropathy .Clin Nephrol,1973,3(1):132‐141 .

 [2]Elder JS,Peters CA,Arant BS Jr,et al .Pediatric Vesicoureteral Reflux Guidelines Panel summary report on the management of primary vesi coureteral reflux in children.J Urol,1997,157(5):1846‐1851 .

 [3]Becker GJ,Kincaid‐Smith P.Reflux nephropathy:the glomerular lesion and progression of renal failure.Pediatr Nephrol,1993,7(4):365‐369 .

 [4]黎磊石、刘志红.中国肾脏病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136‐11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