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读医学网 > 医药资讯 > 医学前沿资讯 >

Nat Med:脊髓损伤后外周毛细血管血流量变化

发布时间:2017-05-03 08:33 类别:医学前沿资讯 标签:脊髓 毛细血管 来源:未知

  神经元活动控制着中枢神经系统(CNS)血管。大部分大血管收缩是由脑干神经元释放的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递质引起的,局部血管扩张是由于谷氨酸能神经元活动引起的。近日研究人员在小鼠模型中研究了脊髓损伤(SCI)后神经源性单胺类递质减少导致的血管张力变化。


 神经元活动控制着中枢神经系统(CNS)血管。大部分大血管收缩是由脑干神经元释放的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递质引起的,局部血管扩张是由于谷氨酸能神经元活动引起的。近日研究人员在小鼠模型中研究了脊髓损伤(SCI)后神经源性单胺类递质减少导致的血管张力变化。

 研究发现,在脊髓损伤数月后,损伤部位脊髓处于缺氧状态,其原因是在无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情况下,细胞单胺受体(5-HT)的异常活动。这种异常单胺受体活动是由于外周细胞的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AADC)将膳食中的氨基酸直接转化为微量的色胺引起的,最终导致局部毛细血管细胞收缩引起缺血组织血流降低。

 研究证实抑制单胺受体、AADC或者吸氧可大幅缓解脊髓缺氧并改善脊髓损伤后运动神经元和运动功能。

 原文出处:

 Yaqing Li et al.Pericytes impair capillary blood flow and motor function after chronic spinal cord injury.Nat Med. May 1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