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读医学网 > 医药资讯 > 医学前沿资讯 >

家庭医生签约率暴涨?切忌盲目大跃进

发布时间:2017-05-27 08:32 类别:医学前沿资讯 标签:家庭医生 大跃进 来源:未知

  国家卫计委负责人日前表示,截至2016年底,在已经开展的200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22.2%,重点人群签约率达38.8%。到2017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到2020年,力争将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形成长期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全覆盖。


 国家卫计委负责人日前表示,截至2016年底,在已经开展的200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22.2%,重点人群签约率达38.8%。到2017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到2020年,力争将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形成长期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全覆盖。

 据了解,全国目前已有26个省区市出台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性文件、实施方案。环视各省市推进家庭医生签约的政策一波接着一波,着实让人感受到了这项工作的热情与激情,不同地方的指标数据如签约率不断被刷新,以行政强制命令的方式力图在某个时间段达到某个标准,在这样的境况下,着实引人深思。

家庭医生签约不能贪图数字的好看

 家庭医生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约定的健康管理服务。基本医疗服务涵盖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中西医诊治、合理用药、就医路径指导和转诊预约等。但现如今一些地方的签约,为了完成任务,以 摊派 的形式,草率的将几百户人口 扣 在一名医生的头上,具体签约内容不去细化,考核奖惩沦为形式,与居民签约后,只看重 数量 ,忽视了 质量 ,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跟不上,签约服务沦为 数字游戏 ,导致部分数据注水,这样的签约意义何在?众所周知,以上海、杭州为代表的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基础的模式取得了部分可喜的成绩,但不容忽视的是这些城市的医疗技术、经济水平、居民素质、基础条件等都是其他地方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在执行该项政策过程中,不能与愚昧地 邯郸学步 ,将经验简单的套用,将指标粗暴的 分摊 ,而造成签约形式大好的尴尬局面。

家庭医生签约成败关键在基层医生

 其一,加大全科医生培养是当务之急。家庭医生模式最早源于国外,签约的主力军是基层的全科医生,在英国、加拿大全科医生所占的比例为50%,而在我国这一数字为5.6%。目前我国全科医生约15万人,平均每万人配有全科医生约1.07人,到2020年,我国若要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至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则缺口高达25万人。因此,加快全科医生的培养已成为当前迫在眉睫的问题。

 其二,强化基层医生的激励至关重要。既然是 签约 ,双方就将存在着契约精神,那就要明确彼此的责、权、利,尤其对与签约的医生来说,要承担责任、增加工作量,就要建立 适当竞争,多签多得 的激励机制,灵活突破绩效工资 天花板 ,确保签约服务收入落入签约医务人员口袋,以体现应有的劳务价值。

 其三,保障基层医生的能力十分必要。首先,不能仅仅为了完成任务而短时间内突击培训 全科医生 ,应该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培养适合基层需要的家庭医生;其次,要推进家庭医生责任制的落实,制定出家庭医生服务条例等规定,按照相关标准与要求对签约医生进行培训学习,提升其技能,让他们知道签约干什么、怎么干、干成什么样!再者,要建立家庭医生技能提升的长效机制,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让他们能够承担签约所承担的任务。

家庭医生签约需打牢各项社会基础

 第一,要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向群众阐明签约的好处,让他们认识家庭医生,激励大家主动签约,形成群众认可家庭医生的氛围;

 第二,要捋顺各项运行机制,要理顺上级医院和基层医疗的运行关系,家庭医生与专科医生的责任,保障其各司其职,相互协作,打造一个可靠高效的辖区医疗服务体系;

 第三、要健全统一信息平台,利用信息化,提高家庭医生工作效能,为家庭医生开展预约服务、双向转诊、健康教育等服务,提供信息平台;

 第四、要增加财政支持力度,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在推行签约时,要保证医生的奉献价值得到体现,又要尽量减少群众的负担,这就需进行相应的拨款支持。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家庭医生签约的推行也不可能一朝一夕完成,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不仅仅是体现在乏味、虚假的数字上,而注重在推行这项政策中到底做了哪些事情,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进而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切实的利益,使医生的价值得到体现,彻底解决看病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