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肠道日:改善肠道健康有助远离慢性病
发布时间:2017-05-28 08:31 类别:医学前沿资讯 标签:肠道 慢性病 来源:未知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也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大脑”。在人体肠道内寄生着1000万亿个细菌,它们能影响人体的体重和消化能力,并能抵御感染和自体免疫疾病的患病风险。在5月29日“世界肠道日”来临之际,5月25日,清华大学医研院-英纽林肠道菌群与代谢健康研究中心、清华海峡研究院医学营养研究中心主办,武汉英纽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关注营养、肠道菌群与代谢,助力全民健康----清华大学医研院-英纽林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举行。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也被称为人体的 第二大脑 。在人体肠道内寄生着1000万亿个细菌,它们能影响人体的体重和消化能力,并能抵御感染和自体免疫疾病的患病风险。在5月29日 世界肠道日 来临之际,5月25日,清华大学医研院-英纽林肠道菌群与代谢健康研究中心、清华海峡研究院医学营养研究中心主办,武汉英纽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 关注营养、肠道菌群与代谢,助力全民健康----清华大学医研院-英纽林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研讨会 在清华大学举行。
本次活动聚焦肠道菌群与代谢,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蓬教授,中关村新智源健康管理研究院院长武留信教授,航空总医院石汉平教授,武汉英纽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邹爱标教授、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徐俐博士等参加研讨会并发表主旨演讲。
肠道菌群是代谢和疾病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它不仅是基础研究,而且跟我们的生活健康密切相关。 李蓬表示,肠道菌群不仅可以改变人体的免疫系统,还可以调控人体代谢。同时她也指出,如何把肠道菌群研究跟我们日常生活结合,如何真正将科学概念运用到人体健康,是一项长期任务。
肠道菌群代谢也与营养治疗密切相关,石汉平则从临床的角度做了题为《临床营养发展思考》的发言。 上个世纪开始,美国就提出营养治疗是最好的,并且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但从目前来看,国内对营养治疗的重视程度还不足 。石汉平认为,目前,国内对肿瘤患者的营养认识存在误区,但实验表明,肿瘤患者中营养不良患者日常饮食之外的营养补充,可以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疾病死亡率。
武留信认为,健康管理和大健康产业是朝阳产业,一方面国家利好政策不断,201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作为健康服务新业态正式列入国家发展规划目标;另一方面,我国居民慢病负担加重,特别是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老龄人口肠道问题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市场对健康产业需求量大。
研究表明,高热量、脂肪餐、肠道菌群紊乱可能是糖尿病及其相关疾病发病的重要机制,认为干预肠道菌群可能是今后糖尿病防治领域重要的手段之一。
在研讨会上,邹爱标从肠道健康与糖尿病的关系出发发表了主题报告。邹爱标表示,肠道菌群就像茂密的森林一样,调节好肠道菌群,不让其生态遭到破坏,可以解决人体很多的健康问题,人们应该立足于肠道菌群的健康,来帮助更多的人远离糖尿病等慢性病。邹爱标表示,英纽林将与北京协和医院等机构合作,研究产品在糖尿病营养干预中所发挥的作用。
医学营养治疗(MNT)是临床上对特定疾病(主要是慢性病)的营养障碍采取特定营养干预措施,包括对患者进行个性化营养评估、制定相应的营养干预计划并在一定时期内实施监测。在MNT方面,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也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研究,从不同链长菊粉出发,对宿主代谢调控进行了分析研究。
菊粉在两个多世纪前被认识,具有改善肠道菌群,减轻肠炎和便秘,调节脂代谢,减缓高脂诱导的肥胖和血脂升高,降低胆固醇及心血管疾病等功效。 徐俐说到, 菊粉的添加能够改善脂代谢以及促进能量代谢,改善肠道微生物,并促进短链脂肪酸的合成 。
此外,浙江省农科院研究员,省食品微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王欣博士,北京朝阳医院西院内分泌科主任、首都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高珊教授,天津市肿瘤医院疼痛治疗科主任兼营养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疼痛分会常委、疼痛学组组长王昆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保健中心主任宋震亚教授也参与讨论。据悉,清华大学医研院-英纽林肠道菌群与代谢健康研究中心成立于2014年,致力于推动我国在 肠道菌群与代谢健康 领域的研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