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读医学网 > 医学病例 > 临床其他病例 >

罕见病例:胃肉瘤的病例分享!

发布时间:2014-05-15 11:47 类别:临床其他病例 标签:肿块 肉瘤 肌注 脾脏 霍奇金病 来源:爱爱医论坛(含图)

【一般资料】

患者男性,50岁。

【病史】

自诉于1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左上腹疼痛,以隐胀痛为主,持续性发作,无阵发性绞痛,无他处放射,无寒战、发热及呕吐,无反酸、嗳气,无胸闷、心悸,无腰痛、尿频、尿急、尿痛及血尿现象。自发病以来,患者精神、睡眠食欲佳,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减轻。

【既往史】

20余年前因趺跤左侧季肋部受伤,具体诊断不详。

【体征】

T:36.5℃、P:83次/分、R:20次/分、BP:145/90mmHg。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未见明显异常。专科情况: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胃肠蠕动波,腹肌无紧张,左上腹稍压痛,无反跳痛, Murphy,s sign(+),肝肋下未触及,左上腹可触及一肿块,约10×8cm,拟脾脏,质中,表面光滑,轻度压痛,未及腹腔内其他异常包块,肝脾区叩痛(-),双肾区无叩痛,肝浊音界存在,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

【辅助检查】

上腹部CT示:脾脏实质性占位,淋巴瘤?胸片示左膈面抬高,考虑为膈下病变,心电图未见异常,彩超示于左上腹相当于脾区探及范围约152×158×170mm混合性肿块,边界清,形态尚规则,内回声不均见不规则液性暗区,肿块与脾脏关系密切,提示:脾脏混合性占位。三大常规未见明显异常。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四项、血淀粉酶均未见明显异常。

【入院诊断】

左上腹肿块(淋巴瘤?脾囊肿?)。

【治疗】

手术中探查见左上腹有一约20×20×15cm大小的肿块,包膜尚完整,肿瘤侵与胃大弯胃底部粘连明显,范围约5×5cm(术后检查标本见相应胃粘膜出现浅表溃疡),粘连范围以外胃壁未见明显异常;肿块与左侧部分大网膜、膈肌、左侧腹膜粘连明显,与肝左外叶亦有粘连,腹腔明显无腹水,肝脏质地大小基本正常,表面无结节、无占位,胆囊未见异常,部分空肠粘连、无梗阻,胃、十二指肠、回肠、结肠等肠管未见明显结节、占位等病变。将与肿瘤粘连的大网膜切开,用钝性与锐性分离法将肿瘤与肝左外叶、膈肌、左侧腹膜分离,进一步探查见肿瘤与脾脏关系密切,与脾脏粘连明显,脾脏受压明显缩小,无法将其与肿瘤分离,决定行脾脏切除术,胰体尾部未见明显异常。

予以行近端胃部分切除术+左上腹肿瘤切除术+脾切除术。术后病理示:胃平滑肌肉瘤。

术后随防3月余,患者无特殊不适。

本病术前误诊为脾脏的占位,因患者无消化道的症状,没有行胃镜检查。如术前行胃镜检查,或许可提高诊断正确率。

【讨论】

胃肉瘤较少见,约占胃恶性肿瘤的1%~3%,发病年龄较胃癌年轻。胃肉瘤中以恶性淋巴瘤最多,占全胃肠道淋巴的40%~50%;其次是胃平滑肌肉瘤,为胃肠道内平滑肌肉瘤的38%~65%;两者之比为4∶1,其他肉瘤极少见。其特点:

1、发病年龄较轻,平均年龄约46岁。

2、病程较长,全身情况相对较好。

3、腹部包块较常见。

4、梗阻和贫血症状少见。

5、肿块大而淋巴结转移少。

6、胃腹细胞学检查阳性率超过半数。

胃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缺乏特殊性,往往与胃癌难以区别,主要表现:

1、腹部不适、疼痛(占76%)。

2、腹部肿块(占36%)。

3、呕血或黑便(占32%)较常见。

4、肿瘤可向粘膜下生长,形成胃内型;向外生长形成胃外形;有的肿瘤部分位于粘膜下,部分位于浆膜下呈哑铃型。 胃恶性淋巴瘤的分型:

5、大体分型:肉眼所见类型为肿块型(占36%);溃疡型(占35%);弥漫浸润型及混合型(占29%)。

6、组织学分型:淋巴肉瘤占50%;网状细胞肉瘤占25%;霍奇金病占5%。

1、一般表现 胃淋巴瘤可见胃内肿瘤好发于胃体小弯侧和胃后壁。主要表现是上腹部疼痛和体重减轻,多与胃溃疡症状相似。查体约有1/3的病人可触及肿块。可有贫血和幽门梗阻症状,但不如胃癌常见。

2、X线钡餐检查 弥漫性粘膜增生伴胃壁不规则增厚,多发溃疡,龛影附近粘膜紊乱,块状病变和粘膜不规则超过幽门。胃平滑肌肉瘤,所见胃内边缘整齐光滑的充盈缺损。有时缺损中内有典型的"脐样"征。

3、内镜检查 多发性,不规则地图样溃疡;溃疡周边不平、粘膜增厚,凸起形成巨大皱褶;溃疡面积大,中央有坏死组织;胃窦部、幽门部变形,活动欠佳。有溃疡时活检确诊率接近50%。

4、胃脱落细胞学检查 阳性率50%~65%。

1、术前辅以放疗或化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2、胃淋巴瘤应尽早手术切除,切除的范围与胃癌基本相同。如果肿瘤晚期已不能彻底切除时,可争取姑息切除,残瘤病变可用金属夹作标记,有助于术后放疗。

3、平滑肌肉瘤对放疗、化疗均不敏感,应争取手术切除,手术原则与胃癌不同,一般不需要进行淋巴结清扫。切除范围应包括肿瘤边缘以外3cm正常组织。

4、常用处方

(1) 抗肿瘤药物:

①环磷酰胺(癌得星、环磷氮芥),200mg/次,1次/1~2日,静注。也可用冲击量,500~750mg/次,1次/周,静注。

②甲氧氮芥(癌得平、癌得命),50mg/次,1次/日,每疗程0.5-1.0g,间隔1个月。或用50mg/次,1次/1~2日,溶于100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注,每疗程10次,间隔1个月。

③阿克拉霉素A(安乐霉素、阿柔比星),20mg/次,1次/日,10~15日为一疗程,或用40~50mg/次,2次/周,用等渗氯化钠注射液稀释静注。

④阿霉素(羧基红比霉素)30~50mg/次,1次/日,每疗程3日,间隔7日,以5%葡萄糖注射液溶解静注。总量不宜超过450~500mg,以免发生严重的心肌毒性。

以上4种抗肿瘤药物均可用于恶性淋巴瘤,应根据病情、病人体质及腹腔淋巴结的阳性率情况,选择抗肿瘤药物。在用药过程中,应注意监测肝功及白细胞的状况。胃平滑肌肉瘤对化疗不敏感,以上药物无效。

(2) 抗生素的选择:

①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0.5~1.0/次,4次/日,肌注。或用1.5g/次,溶于100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每日3次。对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菌,均有抗菌作用

②呋布西林(呋苄西林),1~2.0g/次,4次/日,溶于100ml等渗氯化钠注射液中,缓慢静注或于30分钟内静滴完。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的作用与氨苄西林相似。

③头孢曲松钠(菌必治、头孢三嗪、罗氏芬),1.0g/次,1次/日,以0.5%~1.0%利多卡因注射液稀释后深部肌注。或用1.0g/次,2次/日,溶于100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于30分钟内静滴完。对革兰阴性菌作用强,对革兰阳性菌也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④丁胺卡那霉素(阿米卡星),0.1~0.2g/次,2次/日,肌注。或用0.2g/次,溶于100ml等渗氯化钠注射液中,于30分钟内静滴完,每日2次。对革兰阴性菌和阳性菌及分支杆菌的作用强。

对胃大部分或全胃切除术,腹腔淋巴结清扫,应选择有效的抗生素,尤以对革兰阴性菌为主的抗生素,以预防术后感染。

(3) 促凝血药的选择:

①维生素K1(叶绿醌),10mg/次,2次/日,肌注或静滴。用于凝血酶原过低症,维生素K缺乏症及手术出血等。

②止血敏(酚磺乙酸、止血定),0.25~0.5g/次,2~3次/日,肌注。或用0.75g/次,溶于50ml等渗氯化钠注射液中静滴,每日2次。用于预防外科手术出血过多、血小板减少等。

③氨甲环酸(止血环酸、凝血酸),0.25~0.5g/次,1~2次/日,每次不超过0.75g,溶于100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用于脏器的损伤、手术出血等。

④立止血(巴曲酶、巴特罗酶),150mg/次,肌注或静注。预防 手术中、术后出血,可在术前15~30分钟肌注。必要时,术后每天肌注射1次,连用数日。

胃恶性淋巴瘤手术范围,基本与胃癌根治术相同,创伤大、出血多,尤其是渗血,因此适当选择1~2种促凝血药,可减少出血量。

病例来源:爱爱医论坛(含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