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读医学网 > 医药资讯 > 医学前沿资讯 >

肾癌转以后的基因组转化

发布时间:2017-04-02 08:41 类别:医学前沿资讯 标签:肾癌 基因组 来源:未知

  近期一项研究对转移性肾细胞癌(mRCC)患者的循环肿瘤DNA(ctDNA)进行了测序分析,结果显示大多数患者的肾细胞癌基因组发生了临床相关的规律性变化。最常见的基因突变位于TP53、VHL、NF1、EGFR和ARID1A基因,尤其重要的是,一线治疗和二线治疗后患者的基因学特征有着显著差异。


 近期一项研究对转移性肾细胞癌(mRCC)患者的循环肿瘤DNA(ctDNA)进行了测序分析,结果显示大多数患者的肾细胞癌基因组发生了临床相关的规律性变化。最常见的基因突变位于TP53、VHL、NF1、EGFR和ARID1A基因,尤其重要的是,一线治疗和二线治疗后患者的基因学特征有着显著差异。

 Sumanta K. Pal教授发现,与正在接受一线治疗的患者相比,经过一线治疗后的患者(例如二线治疗)TP53、VHL、NF1、EGFR和ARID1A基因突变的频率增高。这些基因的改变意味着治疗耐药的出现。尽管目前已经有多种获批用于转移性肾细胞癌治疗的药物,如血管上皮生长因子靶向治疗、雷帕霉素抑制剂和免疫节点抑制剂等。然而,不同分期的转移性肾细胞癌一线治疗和二线治疗有显著差异。

 TCGA(癌症基因组机构)公布的数据为癌症治疗带来了希望,但是我们应意识到这些数据仅仅反映了肿瘤的早期特征,在患者出现转移时,肿瘤生物学特征同样出现了进化。循环肿瘤标志物是一种有效的诊断靶标,可以用来评估肿瘤的进展情况,例如ctDNA可以解释肿瘤的异质性特征。

 Guardant360是一款可检测血清中70种基因片段的试剂盒,在研究中用于分析224例转移性肾细胞癌的基因组学特征。其中,包括64例正在接受和56例已经接受过一线治疗的患者。研究建立了所有患者的基因组突变库,比较患者一线治疗和二线治疗时的基因组差异,并根据治疗方式划分亚组(一线治疗包括舒尼替尼、帕唑帕尼和贝伐单抗;二线治疗包括依维莫司、阿西替尼、卡博替尼和纳武单抗)。

 结果显示,78.6%的患者基因组发生突变,每例患者平均3.3个突变。与一线治疗患者相比,二线治疗患者的循环肿瘤DNA突变数目更多(2.9个 vs. 3.7个)。两组患者的基因组学变化有显著差异,二线治疗和一线治疗时的突变频率分别为TP53(49%和25%)、VHL(29%和25%)、NF1(20%和15%)、EGFR(17%和21%)、PIK3CA(17%和8%)。基因的高突变率意味着出现了潜在耐药。此外,现有数据与既往报道存在较大差异,正好反映了患者的肿瘤特征是不断变化的。

 目前尚无癌症耐药的生物标记物,液态活检可能为我们带来希望。ctDNA检测是一种可有效评估肾细胞癌生物学特点的技术手段,目前仍在探索之中。本研究结论还需其他研究进一步验证,以确定ctDNA与治疗的相关性,并评估这些基因突变在肾细胞癌发展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http://www.mdedge.com/oncologypractice/article/132434/genitourinary-cancer/genomic-differences-seen-mrcc-during-first-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