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读医学网 > 医药资讯 > 医学前沿资讯 >

喝酒脸红的人,应慎用这三类药!

发布时间:2017-04-08 09:20 类别:医学前沿资讯 标签:的人 这三 来源:未知

 人的酒量大小是由遗传决定的。喝酒容易脸红的人,将乙醇氧化成乙醛的能力很高,但将乙醛进一步氧化的能力却很低,对少量酒精即可产生脸红、头痛等反应。由于乙醛具有肝脏毒性和心脏毒性,如果用药不当,危害更大。


 人的酒量大小是由遗传决定的。喝酒容易脸红的人,将乙醇氧化成乙醛的能力很高,但将乙醛进一步氧化的能力却很低,对少量酒精即可产生脸红、头痛等反应。由于乙醛具有肝脏毒性和心脏毒性,如果用药不当,危害更大。

 乙醇的吸收、代谢

 1、吸收

 饮酒后,乙醇通过胃、小肠迅速吸收。其中,乙醇在小肠中的吸收比在胃中的吸收快。

 普通食物可以延缓胃的排空,增加乙醇在胃中的滞留时间,减慢乙醇的吸收速度,但并不能慢减少乙醇吸收的总量。

 牛奶后可降低40%的血中乙醇浓度。其原因可能是因为牛奶抑制了肠道吸收。所以,只有牛奶可以解酒。

 2、代谢

 乙醇吸收后,首先经过肝脏。在肝脏中,乙醇被乙醇脱氢酶代谢为乙醛,乙醛再被乙醛脱氢酶代谢为乙酸。

 乙醇的代谢不依赖于乙醇浓度(0级动力学)。平均而言,70kg的人每小时有10ml乙醇被氧化成乙醛。

 喝酒容易脸红的人,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低,乙醛不能被及时代谢,大量积聚在体内。乙醛积聚,刺激肥大细胞释放血管活性物质使血管舒张,而出现脸红、出汗、发音困难、心动过速、恶心和低血压等反应。

 喝酒易脸红,慎用3类药

 1、对乙酰氨基酚

 对乙酰氨基酚是临床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在推荐的剂量范围内(间隔4~6小时重复一次,每日总量不超过2g),一般有很好的耐受性。

 对乙酰氨基酚在肝脏代谢,主要与葡萄醛酸结合后从肾脏排泄,小部分转化为毒性中间代谢产物(N-乙酰苯醌亚胺)。N-乙酰苯醌亚胺,可引起肝细胞损伤和肝坏死。

 研究已证明,乙醇可引起微粒体内对乙酰氨基酚代谢物的增加。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告诫人们,如果饮酒3杯以上者,就不要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只要中等剂量的对乙酰氨基酚与乙醇同服即可发生肝中毒,甚至肝衰竭。

 更可怕的是:对乙酰氨基酚急性中毒最初两天的症状(恶心、呕吐、腹痛等)并不能反应中毒的严重性。肝损伤的临床指征多在中毒后2~4天变得明显。

 头痛,是喝酒脸红的人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喝酒脸红的人服用对乙酰氨基酚,虽可以减轻头痛, 增加酒量 ,但带来的是肝损伤!

 温馨提示:N-乙酰半胱氨酸是对乙酰氨基酚的特效解毒剂,可以口服和静脉给药。

 2、维生素A(鱼肝油)

 长期饮酒减少多种维生素的吸收,包括维生素A(视黄醇),可导致维生素A缺乏。

 但是,维生素A与乙醇竞争乙醇脱氢酶,因而饮酒时不要补充维生素A,以避免维生素A引起的肝毒性。

 维生素A急性中毒的症状和体征包括倦怠、易激动或嗜睡、由于颅内压升高所致的严重头痛、眩晕、肝肿大、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及24小时后产生皮肤剥脱。

 温馨提示:妊娠期妇女摄入大量维生素A可致胎儿畸形,如泌尿道畸形、生长迟缓、骨骼愈合过早等,妊娠期妇女一日剂量不宜超过6000U。

 3、各种头孢类抗生素

 双硫仑样反应的严重程度,与体内乙醛的浓度有关。虽与变态反应相似,但并不属于变态反应。

 由于喝酒容易脸红的人,体内乙醛脱氢酶的活性较低,服用头孢类抗生素的前1天、服药期间、停药后7天内,禁止饮酒,包括含有微量乙醇的药物和外用消毒剂。

 药品说明书中已明确可以引起双硫仑样反应刷头孢类抗生素有:头孢哌酮、头孢呋辛、头孢西丁、头孢甲肟、头孢孟多、拉氧头孢、头孢美唑、头孢匹胺、头孢米诺等。

 温馨提示:除上述药物外,头孢氨苄、头孢唑林等,均有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个案报道。喝酒脸红的人,在服用各类抗生素期间都不要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