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读医学网 > 医药资讯 > 医学前沿资讯 >

应用MRI分析腰椎多裂肌

发布时间:2014-07-16 18:19 类别:医学前沿资讯 标签:患者 腰椎 相关性 MRI 差异 多裂肌 来源:骨科在线

目的:应用MRI 测量腰椎各椎间盘平面多裂肌-最长肌间隙入口与中线的距离,并分析其相关因素。


方法:前瞻性选取2012 年4 月—2013 年1 月行腰椎MRI 检查的200 例患者,测量腰椎MRI 各椎间盘平面双侧肌间隙入口与中线的距离(D),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q 检验比较节段间差异,t 检验比较左右两侧及不同性别的差异,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各节段D 间的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各节段D 与患者年龄、身高、BMI 的相关性。

结果:腰椎各椎间盘平面肌间D 从L1/2水平至L5 / S1 水平逐渐增大,不同节段间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左侧:F = 3 614. 84,P = 0. 00;右侧:F =3 411. 34,P =0. 00),但左右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D1 仅与D2 间存在相关性,而D2 ~ D5 间则两两正相关。男性与女性患者仅L4/5 节段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4. 44,P 0. 01),其他节段D 男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值均 0. 05)。各节段D 与患者的年龄均无相关性。男性患者D1 双侧均与身高呈正相关,女性患者D1L、D1R及D2L与BMI 正相关,而D4 双侧与身高呈正相关。

结论:腰椎多裂肌-最长肌间隙入口位置与患者年龄、性别、身高、BMI 等关系不大。在L1 -3 水平,肌间隙距离正中线较近,适合作单个正中切口;在L4 ~ S1 水平则应根据术前测量结果应用双侧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