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7-18 21:20 类别:医学前沿资讯 标签:用药 药物 抗菌 引流 抗菌药物 内固定物 骨科医生 来源:健康报
抗菌药物的使用是骨科围手术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使用合理,将对减少术后感染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经过调查分析发现,目前骨科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不合理现象,导致抗菌药不仅起不到预防作用,还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
这些不合理现象包括:抗菌药选择不规范,选择品种过多且联合预防用药,更换频繁,给药时间长、使用中缺乏合理性评价等。如何规范外科抗菌药物的使用,笔者认为应纠正传统观念,及时更新理念,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做。
规范预防用药
以严格控制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为重点,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骨科手术多为Ⅰ类切口,如果无基础疾病,年龄小于70岁,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无植入物如取内固定物、微创椎间盘关节镜等,围手术期无需使用抗菌药预防。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应≤5%,仅在下列情况下考虑预防用药。
1.手术范围大,持续时间超过该类手术的特定时间或一般手术持续时间超过2小时,污染机会多。
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会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大血管手术等。
3.异物植入术,如人工材料修补术、异物植入术等。
4.有感染高危因素者,如高龄,患糖尿病、恶性肿瘤,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营养不良的病人等。
抗菌药物给药方法:术前0.5~2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药;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术中可给予第二剂,请麻醉科协同配合;总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降低药物使用强度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可反映不同周期的用药动态和用药结构,是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考核指标,应≤40DDD。DDDs越大,说明该药的使用频率越高。
要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可以通过减少联合用药,降低使用的人数和使用的天数;也可以增加收治患者的人数;降低平均住院日;增加床位使用率等。
总之,控制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需要先更新医生的理念,改变医生现有用药的思维习惯。
引流比用药重要
发现感染病人应尽早彻底清创、引流,加做药物敏感试验。
抗菌药物无法代替有效引流。换句话说,感染部位的清创、引流、换药,比使用抗菌药物更加重要。
骨科术后感染病人应早期打开创口彻底清创,有效引流。取创面分泌物送实验室做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性使用抗菌药物。笔者认为,感染病人有效引流是关键,抗菌药物无法代替有效引流。抗感染的同时要注意改善患者的全身情况,提高患者的免疫力,给予器官功能支持,纠正酸碱平衡、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高血糖等。
加强微生物检测
临床应根据微生物标本检测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严格按照分级管理的要求,落实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制度。
细菌在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容易引起诱导耐药,尤其在使用方法不规范时,如铜绿假单胞菌无论使用何种敏感的药物,临床使用3~4天都要重新进行药敏实验。
我们要改变传统观念,树立培养阳性不等于感染的新观念。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使用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50%;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80%。
骨科医生应打破抗菌药物应用长期形成的不预防不放心,使用时间短了不放心,使用规格低了不放心的惯性思维和经验主义,应依据使用原则和客观实际,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能力,科学合理施治。
读医学网 www.duyixue.com 本站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kanyixue@yi20.com.cn,我们将会及时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