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2-11 17:42 类别:儿科病例 标签:切除 血管 尿道 血管瘤 来源: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一般资料】
女,9岁
【主诉】
因“会阴部间断流血2个月,发现尿道外口肿物1 d”就诊。
【现病史】
患儿约2个月前开始出现会阴部出血,为新鲜滴血,无排尿障碍,无尿频、尿急,无发热,排尿时局部轻微疼痛。曾诊断为尿道炎,经输液治疗后好转。此后反复出现多次,治疗后均好转。1 d前再次流血,就诊发现尿道口肿物。转来本院就诊。
【体格检查】
尿道外口处可见一0.5 cm×0.3 cm ×0.3 cm大小暗红色肿物,与尿道外口关系不清,触痛,触之少量出血。
【辅助检查】
凝血象、血常规无异常,尿常规提示红细胞++++。
【诊断】
以“尿道肉阜”收住院拟手术切除。
【治疗】
术中见:导尿管于肿物后方置入顺利,引出清亮尿液。肿物位于尿道前壁11~1点位置,距尿道口外缘约0.1 cm,无蒂,大小约0.5 cm×0.3 cm ×0.3 cm,暗红色,触之易出血。于瘤体根部给予边切除边缝合,切除过程易出血。完整切除后送病理检查。术后恢复顺利,无出血,留置导尿管7 d后拔除。病理报告为海绵状血管瘤。
【讨论】
血管瘤为小儿最常见的先天性血管畸形或肿瘤。以血管内皮细胞增生或血管腔的汇集与增多为主要病理改变,腔内充满血液,与循环系统相通。关于血管瘤的病因目前尚不统一。一般认为,其发生可能是胚胎期血管母细胞与发育中的血管网脱离,在局部增殖并形成内皮细胞条,互相吻合,最后出现管腔,进一步分化而形成各种血管瘤。血管形成是血管瘤发病的中心环节。可发生于人体任何部位,但以体表软组织多见,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作为全身血管瘤的一部分,发生于尿道的血管瘤较罕见。
自Klotz于1895年首次报道以来该病相关文献报道不多。根据病理分型,血管瘤可分为良性血管内皮细胞瘤、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静脉血管瘤和蔓状血管瘤,以海绵状血管瘤最为常见。
尿道血管瘤以男性多见。病因及发生机制至今仍不清楚。有学者认为其发生于体细胞突变,进而引起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或其受体调节失常,使血管内皮细胞迅速增生;也有人认为尿道血管瘤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胚胎成血管细胞停止向正常的血管上皮细胞发展,小动、静脉不能形成,即产生动、静脉畸形,如果毛细血管形成受到干扰,则发展成血管瘤;还有人认为血管瘤细胞来自胚胎的内皮细胞;部分患者还与先天性疾病有关。
该病临床表现为肉眼血尿和尿道滴血,常因剧烈运动或外伤等引起,反复尿道出血或滴血亦为本病的特点。治疗上以手术切除为主,可以留取组织标本,切除时应注意完全切除、仔细缝合,防止术后复发和出血;亦不可切除过多尿道黏膜,防止尿道狭窄的发生,适当延长尿管留置时间。发现尿道外口肿物应仔细查体,详细询问病史,与尿道黏膜脱垂、尿道息肉、尿道肉阜、输尿管囊肿、尿道肿瘤相鉴别,以免误诊给治疗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病例来源: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读医学网 www.duyixue.com 本站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kanyixue@yi20.com.cn,我们将会及时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