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读医学网 > 医学病例 > 儿科病例 >

新生儿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伴K-M现象一例

发布时间:2015-12-11 17:43 类别:儿科病例 标签:血管 血小板 入院 早产儿 内皮 来源:中华儿科杂志

【一般资料】

患儿 男,1 d,系36+4周早产儿,产前母亲彩色超声示颈部占位

【主诉】

因其母妊娠合并重度子痫前期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剖宫产娩出,出生体重:2.81 kg。Apgar评分:1、5、10 min均为9分(皮肤颜色扣1分)。羊水清,过多,量约2 500 ml,胎盘、脐带正常。生后因“哭声低弱,伴声音嘶哑”入院。

【查体】

入院体格检查:全身可见散在针尖样出血点,前胸壁、背部、臀部较为集中密集。胸廓正常,呼吸困难,三凹征阳性。

【家族史】

其母怀孕期间无毒物、射线、药物等接触史家族中无遗传性疾病史及肿瘤史。

【辅助检查】

血小板:20×109/L,血常规示血小板严重减少;凝血酶原时间(PT):22.0 s,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84 s,纤维蛋白原测定:0.43g/L,D-二聚体:6.62 mg/L,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28.70 mg/L,血凝试验示纤维蛋白原低下,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及D-二聚体升高明显;头颈部CT示:右侧胸廓入口处示团块混杂密度软组织块影,气管向对侧移位,双侧颈动脉鞘内未见肿大淋巴结影。

【治疗经过】

治疗:入院后持续箱内吸氧,患儿哭声低哑,呼吸困难明显,三凹征阳性,经皮氧饱和度波动在88%~95%,咽喉头颈外科会诊后建议行“右侧颈部肿物切除术”,给予冰冻血浆、升血小板药物、小剂量激素、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纠正血小板降低及凝血功能异常后行上述手术治疗,术后持续呼吸机辅助通气,患儿痰液多,心率及氧饱和下降频繁,反复撤机均失败,可视喉镜下会厌附近可见光滑肿物,不能除外肿瘤未完全切除或再次生长,再次请咽喉外科会诊建议行气管切开,家属拒绝最终转至当地儿童医院,当地医院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报告:声门下约1 cm处气管外侧壁可见一凹凸不平的肿物向管腔内突入,触碰易出血,约占官腔的2/3,长度约2.0 cm,肿物下气管管腔正常。家属最终放弃治疗后失访。

病理检查:短梭形细胞肿瘤: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显微镜检查: 瘤组织呈小叶状或多结节状分布,瘤细胞为短梭形的血管内皮细胞,有特征性的肾小球样结构,其边缘有裂隙状或月牙形血管腔(图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CD31(+)、CD34(+)、FLi-1(+)、Vim(+);平滑肌肌动蛋白(SMA)(灶+)、D2-40(灶+)、Ki-67(30%+);细胞角蛋白(CK)(-)、上皮膜抗原(EMA)(-)、结蛋白(-)、S-100(-)(图2)。临床诊断: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KHE)伴K-M现象。

病例来源:中华儿科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