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读医学网 > 医学病例 > 儿科病例 >

以双下肢水肿肌无力为首发症状肝豆状核变性1例

发布时间:2015-12-11 17:43 类别:儿科病例 标签:蛋白 突变 患儿 白蛋白 肝豆状核变性 来源: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一般资料】

患儿男,9岁。

【主诉】

因“双下肢水肿1个月,双下肢无力2d”于2013年5月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现病史】

1个月前患儿出现双下肢水肿,呈指凹性,至当地医院多次尿常规检查无异常,未予治疗。2d前患儿出现双下肢无力,为求诊治入院。

【既往病史】

既往体健,近期无服用特殊药物等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无近亲结婚史。

【查体】

神清,双眼球向各方向活动自如,无眼震。发音清楚,无舌肌萎缩及震颤。心肺腹无异常。四肢活动自如;双下肢指凹性水肿,肌肉无压痛;双下肢肌力3+级,肌张力正常,无震颤及强直。双手指鼻试验、快复轮替试验、跟膝胫试验正常,双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腱反射正常,双侧跟膝腱反射正常,病理征阴性。

辅助检查】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59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254U/L,总蛋白(TP)63g/L,白蛋白28g/L,肌酸激酶(CK)2600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84U/L,纤维蛋白原1.39g/L,补体C30.64g/L。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阴性,肌红蛋白、肌钙蛋白、N端脑钠肽前体、肾功能、尿常规、血常规均正常。两次心电图均提示室内传导阻滞及QT间期延长。腹部彩超提示肝弥漫性回声改变。肌电图示肌源性改变。

【入院诊断】

肌炎?低蛋白血症。给予小剂量泼尼松口服,症状改善不明显,复查肝酶、肌酶指标略下降,白蛋白仍低。

【治疗经过】

患儿诊断不明,经病例讨论后考虑不能排除WD可能,进一步查铜蓝蛋白0.142g/L(正常参考值0.15~0.45g/L),血铜7.8μ mol/L(正常参考值11.3~29.2μ mol/L),24h尿铜224μ g(正常参考值<40μg);眼科检查:K-F环阳性;头颅MRI正常。参照文献STERN-LIEB诊断标准可诊断为WD。但患儿除肝损伤外,肌无力症状突出,临床表现不典型,为进一步确定诊断,又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ATP7B 基因21个外显子及侧翼序列进行突变分析,结果发现:患儿ATP7B 基因c.1168A>G(p.Ile390Val)/c.del3661-3663GGG(p.del1221Gly)复合杂合突变(图1a、b)。其中p.Ile390Va突变位于第2号外显子上,p.del1221Gly突变位于第17号外显子上。经查阅基因突变数据库,ATP7B 基因p.Ile390Val突变致病性在2001年已被报道;而p.del1221Gly尚未见报道,可能为一种新的突变。

诊断明确后,给予青霉胺及锌剂治疗,双下肢水肿及无力症状消失,出院时肝酶与肌酶已降至正常,但复查铜蓝蛋白及白蛋白仍低于正常范围。出院1个月电话随访得知患儿至外院治疗,规律应用青霉胺、二巯丙磺酸钠、锌剂及其他中药治疗,治疗3个月时复查肝酶与肌酶正常,铜蓝蛋白及白蛋白也均已恢复正常。现患儿已出院10个月,一般情况好,已复学,定期复查各项指标均正常,目前仍在进一步随访中。

病例来源:中国实用儿科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