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读医学网 > 医学病例 > 儿科病例 >

小儿空肠血管瘤致反复消化道出血1例

发布时间:2015-12-11 17:42 类别:儿科病例 标签:血管 出血 患儿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探查 来源: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一般资料】

女 11岁

【主诉】

以“反复性黑便11年,加重伴腹痛2 d”收入院。

【既往史】

既往患儿无呕吐,就诊多家三级甲等专科医院,胃镜、肠镜、ECT检查均无异常,腹腔镜手术探查也未能明确病因。

【体格检查】

体检:血压79/45 mmHg,心率125次/min,贫血貌,精神反应差,腹部未见阳性体征。红细胞计数1.57×1012/L,血红蛋白40.5 g/L,红细胞压积11.7%。

【治疗】

患儿入住本院后经积极抢救治疗及完善相关检查,住院期间共输注12 U浓缩红细胞,腹部彩超检查未见阳性征象,SPECT红细胞标记及99mTcO4行腹部ANT动态显像均为阴性,腹部DSA未见出血征象。因患儿出血量大,反复查因无果,保守治疗无效,行手术探查,术中见距离Treitz韧带8 cm处有一直径约2.5 cm空肠壁肿物(图A),肿物远端小肠套叠,行套叠肠管手法复位,肿物段肠管切除肠吻合术,探查其余肠管未见异常。肠壁肿物切除后的大体观见图B,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空肠血管瘤伴血栓形成(图C)。患儿手术后5 d开始进食,无消化道出血征象,血常规恢复正常,痊愈出院。术后随访6个月,无黑便及腹痛病史,血常规恢复正常。

【讨论】

肠血管瘤绝大部分表现为下消化道出血,以单纯性反复黑便合并失血性休克为临床表现的病例较少见。此例以反复间断性黑便伴不同程度贫血为主要表现,诊疗过程复杂,周期长,本次入院时出血量大,病情危重,出现失血性休克症状,既往有腹腔镜探查病史,胃镜、结肠镜、腹部彩超、SPECT红细胞标记及99mTcO4腹部ANT动态显像、腹部DSA均无异常,保守治疗无效,我们冒着极大的风险行手术探查,治疗效果满意,为消化道出血患儿的诊疗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临床依据。

造成小儿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外科病因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和黏膜糜烂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梅克尔憩室,血管性病变,肿瘤性病变,P-J综合征,息肉性病变等,其中空肠血管瘤较少见,尤其是造成失血性休克的病例较少。

相关研究表明在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中,上消化道血管畸形占1.2%~8.0%,小肠血管畸形占30%~40%。本病男女发病率无显著差异,以20~30岁和60~70岁为发病高峰年龄。发病机制分析为如下3点:

①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由于血管畸形在发病年轻人群,年轻人一般既无心肺疾病,又无右半结肠腔径异常,在组织学上畸形血管亦无获得性改变的特征。因此认为血管畸形青年患者的病因是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

②胃肠黏膜慢性缺血,慢性心肺功能不全、主动脉瓣狭窄和慢性肾衰竭等患者肠道血管畸形发病率明显升高。

③后天获得性退行性变,结肠血管畸形多见于老年人,故推测其与黏膜下静脉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退行性变有关。关于胃肠道血管畸形的分型,目前尚未统一。

胃肠道血管瘤性病变的诊断始终是临床难题。主要依靠CT增强,内镜检查、血管造影以及核素扫描、腹腔镜探查等,确诊需依靠术后病理检查。然而小儿小肠出血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难度大,原因是小肠弯曲、蠕动大、没有与各个年龄段相符合的仪器检查设备,放射性核素99-mTc虽然先进,但是其准确率有限。

针对此例患儿,我们总结以下几点:

①患儿病程长,反复发病,检查多未能明确病因,给患儿家庭带来巨大经济负担以及对患儿身心健康有影响。对于此类危及生命的大出血,以及诊断未明而反复出血的患儿,排除内科疾病外,应积极行手术探查。

②此例血管瘤位置高,较难被发现,诊断困难,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探查性诊断也作为首选,但对于此类病例有较高的要求,需娴熟仔细操作,不能遗漏对十二指肠及空肠起始段的检查,减少漏诊。

③对于出血凶险的肠道血管瘤病例,术前需纠正贫血及一般情况,围手术期需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增强患儿手术耐受力以及促进肠吻合口及伤口愈合。

病例来源:临床小儿外科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