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5-24 15:05 类别:临床其他病例 标签:关节 并发 皮肤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一般资料】
患者男,58岁
【主诉】
主因“腰背痛伴全身皮肤变硬8年”入院。
【现病史】
8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背部疼痛,在当地医院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提示腰椎间盘突出,对症治疗后可缓解。后逐渐出现双手指间、指蹼皮肤发白变硬,伴皮肤紧绷感;双侧肘膝关节屈侧及小腿皮肤变硬紧绷,尚未影响肢体运动;无面部皮疹,关节肿胀、强直,雷诺现象等。
4年前,骶髂关节MRI提示可能为强直性脊柱炎(AS),未接受规律治疗。2年前,患者出现面部及颈部皮肤发硬,转头及张口受限,伴口唇外翻,四肢躯干活动亦因皮肤变硬受限。颈椎X线检查未见明显异常。3个月前,患者因双肾结石伴左肾积水拟行手术治疗,全麻过程中因出现插管困难而提前终止手术。患者近感吞咽困难,体重下降2kg左右。
【诊疗分析】
强直性脊柱炎?
患者为中年男性,慢性病程,以腰背痛起病,骶髂关节MRI检查提示可能为AS。上述线索易使人将诊断焦点集中于AS,但尚须与其他可引起腰背痛的原因(包括机械性、结构功能性、感染性、肿瘤性、内分泌性等)进行鉴别诊断。
【查体】
显示,患者面、颈、躯干、上下肢近端皮肤及皮下组织变硬绷紧,张口受限;脊柱明显后凸,枕墙距明显增大,脊柱活动受限;双前臂屈曲位固定,下蹲不能,双侧4字征无法完成。
入院后进一步检查显示,患者血常规正常,血沉(ESR)明显加快(53mm/h),C反应蛋白(CRP)正常,血钙、磷浓度正常,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骨盆正位片示(图1),双侧骶髂关节间隙显示不清,下段腰椎呈竹节样改变;骶髂关节CT示(图2),双侧骶髂关节诸骨骨质疏松,关节面模糊,髂骨缘关节面下骨质密度不均,关节间隙融合消失。
综合患者有腰背痛病史,具脊柱后凸与脊柱活动受限体征,辅助检查HLA-B27(+),以及影像学检查提示骶髂关节间隙融合消失等,可明确AS诊断。
【请教】
仅为强直性脊柱炎?
虽然该患者的AS诊断明确,但8年来,对其造成困扰的不仅为腰背痛,还有全身皮肤进行性变硬,且后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似乎更严重。那么患者皮肤变硬的原因是什么,其与AS间的关系如何?
硬皮病?患者首先出现手指皮肤硬化,渐累及四肢与躯干皮肤,最后至面颈部皮肤,导致张口受限、吞咽困难。
上述临床表现似乎支持硬皮病,但可能造成皮肤发硬的病因还包括药物(如博来霉素)相关硬皮病、糖尿病性肢端硬化、淀粉样变性、嗜酸性筋膜炎、蕈样真菌病、类癌综合征等,须行鉴别诊断。
进一步实验室检查回示,患者肝肾及出凝血功能均正常,肌酸激酶在正常范围,抗核抗体(ANA)、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及类风湿因子(RF)均阴性,免疫球蛋白(Ig)G6.07g/L(↓),IgA18.6g/L(↑),IgM0.4g/L(↓)。免疫球蛋白电泳可见IgA、κ轻链型M蛋白。
上述检查结果提示,患者存在单克隆IgA异常增生,鉴别诊断的焦点应转向淀粉样变性。
淀粉样变性?患者骨髓细胞学检查示,增生正常,可见巨核细胞,浆细胞14.5%(原浆细胞0.5%,幼浆细胞4.0%,可见双核浆细胞);粒系49%,可见各阶段细胞;红系30%,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成熟红细胞呈缗线状排列。
骨髓病理学检查示,增生活跃,造血组织40%,脂肪组织60%,可见各期粒系细胞,未见成熟障碍;红系幼红细胞散在可见;巨核细胞10个/mm2;浆细胞增多,散在或簇状分布,形态成熟。
皮肤筋膜活检示,表皮角化过度,基底层色素沉着,真皮胶原纤维增生,刚果红染色(-)。
根据患者临床无雷诺现象、无相关用药史、无糖尿病史,皮肤筋膜活检不支持嗜酸性筋膜炎诊断,再结合其血中单克隆IgA增多、骨髓内浆细胞比例明显增加(14.5%)等,请血液科会诊后考虑多发性骨髓瘤(MM)的诊断成立。
在明确诊断后,兼顾患者有AS和MM,选择沙利度胺片(50mgqn)+甲氨蝶呤(7.5mg/w)治疗。患者转至血液科接受进一步化疗。
AS并发MM:偶然或必然?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即有AS并发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MG)的病例报告发表。
雷尼尔(Renier)等在557例AS患者中发现有7例并发MG;对早前的病例报告进行总结后,其发现,并发MM的患者以IgAκ型为主。霍达克(Hodak)等报告了一例MM并发皮肤硬化的病例;在进行文献回顾后,其提出,这一类型患者的皮肤硬化常无前驱感染、且为广泛持续性。以上特点均与本例患者相似。
MM的病因尚不清楚,近期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了该病的危险因素。研究共纳入4000多例MM和2000多例MG患者,结果显示,患AS的黑人男性发生MM的风险最高[相对危险度(RR)=4.23],提示AS确实增加MM的患病风险。因此,本例患者在长期腰背痛的基础上发生MM并非偶然。
AS患者常有轻中度IgA水平升高,临床实践中也有AS并发IgA肾病的报告,且既往所报告AS并发MM的患者亦以IgA型居多,这提示IgA在AS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可能是使患者罹患MM风险增加的原因。高水平IgA可能是胃肠道等黏膜表面对微生物抗原刺激产生应答的结果。
因此,本例AS患者并发MM是与IgA免疫异常相关的一种必然。
病例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下一篇:病例报告:IgE型多发性骨髓瘤伴CA125增高 上一篇:喉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
读医学网 www.duyixue.com 本站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kanyixue@yi20.com.cn,我们将会及时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