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读医学网 > 医药资讯 > 药物安全 >

儿童用药一手调研亮底 适宜品种仍缺乏

发布时间:2014-05-16 16:28 类别:药物安全 标签:用药 儿童 儿童医院 药品 来源:医药经济报

为了解我国儿童用药状况,保障儿童用药安全、有效、经济,2011~2013年,原卫生部药政司委托北京儿童医院承担了3项课题,其中儿童用药现状调查分析”数据近日公开发布。

该调研共纳入调查药品品种6020种(不含中成药)。其中,儿童专用药品253种,去掉通用名仅为45种;用于儿童的药品5767种,去掉通用名仅为1053种。而在这共计1098种药品中,有儿童用药信息的仅占47.3%。

据该课题主要负责人、北京儿童医院副院长申昆玲表示,该课题共有全国6大行政区15家医疗机构参与,均为全国顶级儿童医疗机构,获得的调查结果可以称之为目前我国儿童用药的第一手资料。

适宜品种仍缺乏

此前的调查显示,我国儿童专用药品缺乏的现象没能随着时间推移得到改善,并且仍缺少儿童使用的药品剂型。

此次对全国15家三级医疗机构中231种儿童常用处方药品进行的调查结果与此不谋而合。注射剂有142种、片剂有89种、口服溶剂有21种,其中适宜儿童的剂型,如粉末吸入剂、栓剂、糖浆剂、滴剂、气雾剂的药品品种数量非常有限。

申昆玲说,北京儿童医院的数据来源于2011年的用药情况,调查显示当时可用化学药品585种,共计677个品规,有儿童用法用量的365种(54%),无儿童用法用量的321种(46%)。儿童专用药品仅23种,占到药品总量的3.93%。

另外,北京儿童医院还对住院药房片剂分剂量进行了调查分析,由于缺乏适宜儿童用药的剂型与规格,临床不得不分剂量给低龄儿童服用。2012年的相关数据分析,有4种药品分剂量使用频率最高:螺内酯片、卡托普利片、氢氯噻嗪片、呋噻米片。

中国儿科协会会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主任委员朱宗涵指出,有人曾对手工分掰药品的准确性进行检测,结果有半数以上偏离目标重量的10%。而不按规格用药,还会使药物因拆分稳定性下降。另外,由于患儿个体差异,掰开服用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利用。有数据显示,患儿个体之间的给药剂量差异可达50倍。

超说明书使用比例高

调查中,抽取了北医三院儿科门诊855张处方,有201张处方超说明书使用,占比为22.7%。黑龙江省医院道外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的12,976张处方中,超说明书处方涉及的药品前三位为:抗菌药、抗病毒药、呼吸系统用药。

据了解,M·Stuikenboom等从英国、意大利和荷兰的3个基层医疗研究数据库中提取出143种药品的处方数据,发现只有25%的药品在这3个国家中具有最低许可年龄。

申昆玲指出,超说明书用药的比例因国家不同而有所差异。另有数据显示,英国为4.7%、意大利为7.6%、荷兰为32.4%。这与3个国家的儿科医学地位显著不同有关,儿科医学的规章制度提供了规则和鼓励机制,旨在降低儿童的超说明书用药。

在对全球住院儿童超说明书用药现状的调查中,涉及亚洲、欧洲、南美洲及北美洲共29个研究报告,发现各类超说明书用药构成为:超剂量和疗程(8%~86%),超给药途径(0.2%~77%),无儿童用药信息(7%~54%),超适应症和禁忌症用药(5%~68%)。

分剂量使用成人药物确实给患儿服药带来一些不安全因素。但由于缺乏儿童用药信息和多中心临床验证资料,目前大多数药物在儿童群体中‘试用’存在不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开展儿童药物临床试验,增补说明书中儿童用药信息”。申昆玲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