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读医学网 > 医药资讯 > 药物安全 >

抗抑郁药物导致的药物性肝损害可能是不可逆的

发布时间:2014-06-03 17:49 类别:药物安全 标签:毒性 导致 抗抑郁药 可逆损害 来源:环球医学

抗抑郁药能引起药物性肝损害。2014年4月,发表于《Am J Psychiatry》的一篇文章对抗抑郁药导致的肝损害进行了综述。临床医生应该注意,抗抑郁药物导致的药物性肝损害可能是不可逆的。

目的:抗抑郁药能引起药物性肝损害(DILI)。作者综述了抗抑郁药导致的肝损害相关的临床数据,并为临床实践提供推荐。

方法:查找PubMed中从1965年起的抗抑郁药导致肝损害相关的发表文章。检索词是 肝损害 、 肝功能衰竭 、 药物性肝损害 、 肝炎 、 肝毒性 、 胆汁瘀积症 和 转氨酶 ,与 抗抑郁药 。

结果:尽管有关抗抑郁药导致肝损害的数据是稀少的,但0.5%~3%的抗抑郁药治疗的患者可能出现无症状的血清转氨酶水平轻微身高。所有抗抑郁药可能诱导肝毒性,尤其是老年患者和多重用药的患者。大多数病例中肝损害是特异的和不可预测的,并且其通常与药物剂量无关。从治疗开始到肝损害发病之间的间隔一般是几天到6个月。威胁生命的抗抑郁药导致肝损害一般涉及肝功能衰竭或死亡。潜在的病变大多数是肝细胞型,较少的为胆汁瘀积型和混合型。具有较高肝毒性风险的抗抑郁药有异丙烟肼、奈法唑酮、苯乙肼、丙咪嗪、阿米替林、度洛西汀、丁氨苯丙酮、曲唑酮、噻奈普汀和阿戈美拉汀。具有最小肝毒性的抗抑郁药是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帕罗西汀、氟伏沙明。同时对交叉毒性进行了描述,主要是三环和四环的抗抑郁药。

结论:临床医生应该意识到抗抑郁药物导致的药物性肝损害虽然是罕见的事件,但是可能是不可逆的。转氨酶监测是药物性肝损害最有用的方法,并且及时停用药物的责任是至关重要的。在所有临床试验阶段中抗抑郁药物的肝毒性结果应该是可获得和发表的。在任何新的和严格的建议制订前需要进一步地研究。

(选题审校:闫盈盈 编辑:王淳)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