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读医学网 > 医药资讯 > 药物安全 >

房颤:降低剂量的NOAC PK华法林

发布时间:2017-03-22 09:42 类别:药物安全 标签:剂量 来源:环球医学

房颤与缺血性卒中和死亡风险增加相关。2017年2月,发表在《BMJ》的一项由丹麦和英国科学家进行的倾向加权全国队列研究,考察了降低剂量的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和华法林在房颤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目的:旨在检测既往未服用任何口服抗凝药的房颤患者中,阿哌沙班2.5mg、达比加群110mg、利伐沙班15mg与华法林相比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

设计:倾向加权(治疗加权的逆概率)的全国队列研究。

设置:丹麦3个全国登记的个体链接数据。

参与者:2011年8月~2016年2月首次服用口服抗凝药处方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排除了服用标准剂量的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处方的患者。为了控制人群的基线差异,研究人员计算了接受4种治疗方案任何一种的倾向得分,用于逆概率的治疗加权。

干预:初始抗凝治疗(达比加群110mg、利伐沙班15mg、阿哌沙班2.5mg、华法林)。

主要结局测量:登记中的患者从开始治疗随访到首要有效性结局和主要安全性结局的出现,首要有效性结局为缺血性卒中/全身性栓塞,主要安全性结局为任何出血事件。

结果:55644名符合入组标准的房颤患者中,根据治疗将队列进行分组:阿哌沙班4400人,达比加群8875人,利伐沙班3476人,华法林38893人。总体平均年龄为73.9岁(SD,12.7),范围是从71.0岁(华法林)到83.9岁(阿哌沙班)。一年的随访期间,阿哌沙班与较高的(加权)缺血性卒中/全身性栓塞事件发生率相关(4.8%),而达比加群、利伐沙班和华法林的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3%、3.5%和3.7%。在治疗加权的逆概率分析和有效性结局的调查中,在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和华法林之间的比较上,风险比分别为:阿哌沙班为1.19(95% CI,0.95~1.49),达比加群为0.89(0.77~1.03),利伐沙班为0.89(0.69~1.16)。对于与华法林相比的主要安全性结局,风险比分别为:阿哌沙班为0.96(0.73~1.27),达比加群为0.80(0.70~0.92),利伐沙班为1.06(0.87~1.29)。

结论:在这项降低剂量的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方案的倾向加权全国研究中,与华法林相比,阿哌沙班2.5mg每天两次与较高的缺血性卒中/全身性栓塞发生率的趋势相关,而利伐沙班15mg每天一次和达比加群110mg每天两次表现出较低的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趋势。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达比加群的出血发生率(主要安全性结局)显著性低,但是与华法林相比,阿哌沙班和利伐沙班无显著性差异。

英文链接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8188243

(选题审校:李潇潇 编辑:吴刚)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