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读医学网 > 医学病例 > 临床其他病例 >

胰岛素瘤伴发精神障碍误诊一例

发布时间:2014-05-15 11:45 类别:临床其他病例 标签:血糖 胰岛素 发病 癔病 低血糖症 来源:医脉通

【一般资料】

女性,51岁,农民,已婚。

【现病史】

于八年前起病,主要表现为发作性神经精神障碍,其特点为意识不清,躁动不安,或无故发笑,寻衣摸床,有时全身大汗。开始约半年左右发病一次,之后,发作渐趋频繁,约持续一小时左右可自行恢复。发病无一定规律,近年来病情明显加重,且发病时间多在凌晨,每次持续数小时至十余小时不等,每日或隔日一次。发病初,常感心悸乏力,随即转入昏睡至昏迷状态。醒转过程中常有手足乱动,兴奋躁动等症。发病间期如同常人。曾四处求医,一直被诊断为癫痫、癔病,长期治疗无效。

【既往病史】

既往身体健康,病前及病中无胰岛素等特殊用药史。

【查体】

入院时体检无特殊发现,血、尿常规、肝功能等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入院后,每日凌晨四点左右发病,静脉注射葡萄糖可立即苏醒,空腹血糖35mgPdl,拟诊断胰岛素瘤,转院手术治疗。

【治疗】

经手术发现,在胰体和胰尾分布有0.3cm左右的金红色和淡红色颗粒六个,位置表浅,病理诊断:胰岛B细胞瘤。手术后半年病情反复,且逐渐加重,五年后行第二次手术。术后一年病情再度反复,症状基本同前,每月发病1~2次。继续随访五年,因年老体弱未再手术,一直维持内科治疗。

【讨论】

胰岛素瘤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发作性的神经精神障碍,交感神经兴奋及肾上腺素增多症状群。临床上极易误诊为癫痫、癔病及其它神经精神疾病。据国内资料报告,从发病到确诊平均需时3年。本病例,误诊即长达八年之久,北京协和医院资料55%病例曾被误诊。

误诊的主要原因是对本病症状认识不足,典型症状为清晨自发性低血糖,亦可由进餐延误,运动、精神刺激、发热等诱发。其机理:一是由于胰岛素瘤分泌过多的胰岛素导致血糖降低,使中枢神经系统缺糖;二是因低血糖时致大量儿茶酚胺释放所引起的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因此低血糖症的确立,不仅是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也是与癫痫、癔病等相鉴别的重要依据。不过,另有两点值得注意:(1)如果血糖下降速度缓慢,则可能没有、或者没有明显的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的表现,而首先出现神经精神症状;(2)胰岛素分泌瘤,并不一定总是处于活跃分泌状态,所以病人的血糖并不总是很低;胰岛素P葡萄糖比值也时而正常时而异常。如不注意这些,仅仅满足于一般性的检查,就可能导致误诊。因此,对于表现为发作性神经精神障碍的病例,或曾按癫痫、癔病等治疗无效者,均应常规检查空腹血糖(必要时应反复检查)。如果患者入院后无低血糖症状,可做24小时至72小时或更长时间的禁食饥饿试验,其间每4~6小时抽血测血糖、胰岛素、C肽、皮质醇。据称按此方法,90%的病例可得到确诊。

病例来源:医脉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