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读医学网 > 医药资讯 > 药物安全 >

结直肠癌相关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的生物学作用知识是稀缺的

发布时间:2014-07-31 19:20 类别:药物安全 标签:阿司匹林 基因 抗炎药 稀缺相互作用 来源:环球医学

在2014年7月的《Aliment Pharmacol Ther.》杂志中,一篇文章描述了一项系统综述:阿司匹林与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及结直肠癌引起的多态性的相互作用。其目的在于识别基因变异和抗癌风险相关的非甾体类抗炎药使用之间的基因环境相互作用。结果为评估长期非甾体类抗炎药暴露和结直肠癌引起的基因变异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进一步研究是必要的。

背景: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包括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ASA)。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与结肠癌(CRC)风险的降低有关,但其副作用阻碍了它的使用。同样,非甾体类抗炎药的抗癌作用尚未完全清楚。了解非甾体类抗炎药的生物学效应可能有助于开展新的预防医学策略。

目的:识别基因变异和抗癌风险相关的非甾体类抗炎药使用之间的基因环境相互作用。

方法:我们开展了一项PubMed文献检索,并且评估所有报道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结直肠癌引起的多态性之间的相互作用原始数据的研究。

结果:我们发现阿司匹林与近MYC(编码一个转录因子,涉及细胞周期进程、凋亡和细胞性状转化)相互作用,并且非甾体类抗炎药在预防结直肠癌中与IL10或近IL10(编码IL-10)的rs3024505和rs1800872相互作用。同服用阿司匹林没有受益的纯合子野型携带者相比,rs6983267的变异型等位基因的纯合子携带者(ca. 25%的人群)能减半阿司匹林使用的结直肠癌风险。非甾体类抗炎药使用和结直肠癌风险引起的PTGS-2(编码COX-2)之间没有相互作用。炎性和致癌通路中基因和非甾体类抗炎药之间相互作用的其他结果被认为是提示性的。

结论:结直肠癌相关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的生物学作用知识是稀缺的,并且可将患者分层进行预防治疗的机制还是无法得到的。在大型特点较好的前瞻性队列中,评估长期非甾体类抗炎药暴露和结直肠癌引起的基因变异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进一步研究是必要的。

(选题审校:周俊文 编辑:王淳)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