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5-15 11:46 类别:临床其他病例 标签:切除 转移 化疗 患者 乙状结肠癌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病例摘要】
【一般资料】
患者男性,47岁,因“大便带血2个月”收住院。
【 治疗前检查及诊断】
2011年4月
结肠镜检查:乙状结肠癌。活检病理检查结果(院内会诊):腺癌。腹部及盆腔CT检查:考虑乙状结肠癌,腹膜后多发小淋巴结,肝内多发转移瘤。实验室检查:癌抗原19-9(CA19-9) 196.9 U/ml,癌胚抗原(CEA) 64.21 ng/ml.入院诊断:乙状结肠癌,肝多发转移。
【治疗过程】
2011年5月——9月
接受9个周期化疗+靶向治疗(FOLFOX6+西妥昔单抗)后,肝脏肿瘤明显缩小,CA19-9 降至54.68 U/ml,CEA降至 18.26 ng/ml.MDT评价治疗效果,结肠原发病灶和肝脏转移病灶均为肿瘤部分缓解(PR)。
2011年10月
行乙状结肠癌姑息性切除术。
2011年11月
术后复查CT,发现肝脏肿瘤最大径增至7.4 cm,腹膜后转移淋巴结较前增多增大,CA19-9增至 295.2 U/ml,CEA增至 89.54 ng/ml,考虑疾病进展(PD),遂行肝多发转移瘤不规则切除术。
2012年1月——2月
行同步放化疗治疗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患者检查图片资料
【影像学检查】
2011年4月新辅助化疗前腹盆CT
乙状结肠癌伴周围脂肪间隙内淋巴结转移;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转移;肝内多发转移,大者7.2 × 5.4 cm(图1)。
2011年9月化疗后复查腹盆腔CT
乙状结肠扩张欠佳,局部肠壁略增厚,管腔略狭窄,同前大致相仿;乙状结肠周围脂肪间隙内索条影、斑片影及小结节影,部分较前缩小,大者约1.0×0.8 cm.肝脏多发转移瘤较前缩小,大者位于右前叶,大小约4.3×3.3 cm(图2)。
2011年9月化疗后复查肠镜
结肠距肛门18 cm溃疡型肿物,管腔狭窄(图3)。
2011年11月乙状结肠癌切除术后复查CT
乙状结肠切除术后,肝脏多发转移瘤较前增大,约7.4×5.7 cm;CT可见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图4)。
2011年12月肝切除术后复查CT
肝右叶Ⅵ、Ⅷ段切除术后改变,腹膜后多发淋巴结,最大径0.7 cm.直肠吻合口术后改变(图5)。
【病理学检测及预后】
2011年10月原发灶切除后病理学检查
直乙交界处中分化腺癌,癌组织退变不明显,符合轻度治疗后反应,肿瘤侵透深肌层达浆膜下脂肪并形成癌结节,淋巴结查见转移性癌(5/7),切缘未查见癌。
2011年11月转移瘤切除术后病理
术后标本大体表现见图6.
显微镜下所见:符合肝内多发转移性结肠癌,伴黏液分泌;癌组织退变不明显,治疗反应不显著;肝周围见灶性肝细胞脂肪变性伴汇管区炎细胞浸润。
免疫组化结果:CDX2(3+),
CK20(2+),CK7(-),CK19(2+)。
放疗靶体积设定及 治疗后CT检查
2012年1月——2月术后同步放化疗治疗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放疗靶体积(图7),大体转移淋巴结(GTVnd)包括腹膜后肿大淋巴结,GTVnd三维外扩0.5 cm为计划肿瘤靶体积(PGTV);大体肿瘤靶体积(CTV)包括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引流区及PGTV(腹主动脉旁a2及b1区),CTV外扩1 cm为临床靶体积(PTV)。
处方剂量,PGTV 60 Gy/2.4Gy/25f,PTV50 Gy/2.0 Gy/25f.
同步放化疗,伊立替康 40 mg/m2 d1,卡培他滨1600 mg/m2 d1——7,西妥昔单抗250 mg/m2 d1,每周方案,放疗期间连用2周、停1周。
期间骨髓抑制Ⅲ度,皮疹Ⅱ度,恶心呕吐Ⅰ度,对症支持后顺利完成治疗。
2012年3月复查CT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放疗后第1次复查,腹膜后淋巴结基本消失(图8),肝脏及乙状结肠未见明确复发转移迹象。
注:本文病例部分内容摘自蔡建强教授主编的《结直肠癌肝转移外科治疗策略与实践》一书。
【MDT讨论荟萃】
【外科专家点评】
大约23%——51%的新发结直肠癌患者会发现同时性肝转移,需要对原发灶和转移灶的可切除性进行系统评估,制定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
患者分类及治疗原则 根据肝转移灶情况,患者大致可分为3类:①不可切除肝转移灶(超过2个肝叶多发转移,病灶>5个);②潜在可切除肝转移灶(分布2个肝叶转移,病灶≤4个);③可切除肝转移灶(局限于1个肝叶转移)。
第1类患者,倾向全身系统化疗+手术切除原发灶(预防原发灶导致的出血、梗阻、穿孔等)。第2类患者,依据全身状态、病情进展中原发灶和转移灶的生物学特性,选择切除原发灶+系统化疗,再切除转移灶;或全身系统化疗后,同期/分期切除原发灶和转移灶。第3类患者,依据具体情况给予系统化疗,同期切除原发灶和转移灶;或分期切除加系统化疗。手术切除是CRLM患者获得根治性治疗和长期生存的最佳治疗方式。
本例患者治疗方案 本例患者属于第2类,经术前MDT评估全身状态、原发灶和转移灶情况,考虑原发病灶无明显出血、肠道梗阻、肠穿孔等首选手术的必要条件,选择先行新辅助化疗后分期切除原发灶和转移灶。
全身化疗可达到整体病情控制,稳定病灶;化疗期间可观察是否有肝内或肝外新病灶,为确定后续治疗方案寻找临床证据;虽然存在多叶肝转移灶,但都是较为简单的外科手术位置;分期切除间隙,转移灶短期变化不会影响肝脏结构和功能。
治疗结果 分期手术最大限度减少了一次手术创伤,并最大限度保证了根治性手术;未出现风险累积,增加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围手术期死亡率,为术后进一步辅助同步放化疗提供了有利条件,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肿瘤内科专家点评】
手术切除是CRLM最有效且有可能获得根治的手段,但诊断时>80%的肝转移灶不可手术切除。
CRLM切除术后,仍有75%——80%的患者在术后出现肝内复发和(或)肝外转移。提高CRLM切除率,减少术后复发,进一步提高患者无复发生存(RFS)和总生存(OS),是CRLM综合治疗面临的任务,化疗在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他实体瘤肝转移灶的化疗多为姑息性治疗,CRLM的化疗则应依据患者预后不同,设定不同的治疗目的和策略。
此外,要充分考虑治疗对患者整体状况、肝功能、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以及转移瘤的切除时机。
疾病分类及相应治疗原则 依据疾病状态、治愈可能性及患者全身状况,CRLM的内科治疗同样可分为3种,并采取不同的化疗策略。
第1种,可切除肝转移灶。有治愈可能,患者5年RFS为20%——30%.对这类患者应积极施行手术切除,根据转移灶的数目、原发灶状态及标志物等因素,决定联合术前新辅助或术后辅助化疗,消灭微小转移灶,进一步提高OS.
第2种,潜在可切除肝转移灶。这类患者如能获得肝转移灶切除, 5年生存率可达30%左右,有效的化疗是能否获得手术切除和长期生存的关键。应给予最强烈、有效的全身化疗,以达到降期和获得手术切除的机会,这种化疗也称之为转化性化疗。
第3种,始终不适合手术切除的肝转移灶。肝转移灶弥漫分布、肿瘤负荷巨大,或同时伴广泛、无法手术切除的肝外转移灶,或患者一般状况差、脏器功能无法耐受手术,治疗原则应为以姑息性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目的是延长生存和提高生活质量。
本例患者治疗方案 患者初诊时即为乙状结肠癌伴肝多发转移,虽技术上可切除,但考虑原发灶周围已有淋巴结转移和局部进展,且肝内转移灶多发,经MDT讨论,首先采用新辅助化疗+靶向治疗,待原发灶与转移灶缩小后再适时采取手术、放疗等治疗方式,取得良好效果。
【放疗科专家点评】
对于肝转移灶不可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患者,全身化疗+靶向治疗是首选。近10年来,三维适形调强和立体定向放疗技术,成为仍然无法切除肝转移灶有效的治疗手段。
肝转移灶放疗不仅可减轻局部症状,对仅有肝转移的患者还可延长生存期。研究显示,放疗可使患者1年局部控制率为70%——100%,中位生存期为1——2年,2年生存率为30%——80%.
对于可手术切除的直肠癌肝转移的盆腔放疗,尚无随机分组或前瞻性研究,这些患者盆腔放疗的意义不是很明确。回顾性研究显示,盆腔局部复发率较高的肝转移直肠癌术后,加盆腔放疗可能降低盆腔复发率,但这些患者远处转移率均较高(>50%),预后仍然很差。
本例患者行新辅助化疗+靶向治疗后,行原发灶及转移灶分期切除,术后发生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再行同步放化疗。局部放疗可增加局控率,结合同时进行的全身化疗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 影像科专家点评】
在目前CRLM治疗中,人们迫切希望影像学技术能更加准确地识别肝内、外疾病,高质量的术前影像有助于可切除性的判断,这与切除方案同样重要。
需要接受术前化疗的CRLM患者,尤其是接受奥沙利铂+伊立替康方案的患者,肝窦充血与脂肪变性可引发不可预知的肝脏病变。肝脏广泛纤维化或脂肪变时,发现肝实质病变会变得较为困难,这种情况下可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肝脏表象。因此,负责签发影像报告的放射科医生同时还要熟悉影像学检查前的化疗情况,从而更好地评估。
由于没有一种影像检查能同时满足这些要求,有时,为获得必要的术前信息需要进行多种影像学检查。例如,CT主要用于常规横断面成像,磁共振成像(MRI)能更好地识别隐匿性肝脏病变及其与主要血管的关系,而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可更好地排除肝外病变,MRI还可对肝脏良性肿瘤与转移瘤进行鉴别诊断。
本例患者的治疗过程需要MDT团队合作,放射科、外科、肿瘤科和内科医生密切沟通,讨论病例及影像学资料,制定适当的治疗计划,有利于寻找最佳的治疗方式。
病例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下一篇:肾脏巨大尤:肾脏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 上一篇:原发性直肠黑色素瘤病例
读医学网 www.duyixue.com 本站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kanyixue@yi20.com.cn,我们将会及时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