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读医学网 > 医学病例 > 内科病例 >

心悸、怕热、多汗、乏力、体重下降2个月

发布时间:2014-05-14 20:25 类别:内科病例 标签: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来源:爱爱医


【主诉】

心悸、怕热、多汗、乏力、体重下降2个月

【现病史】

患者,男性,32岁。主诉心悸、怕热、多汗、乏力、体重下降2个月。于2个月前出现“心悸、怕热、多汗、乏力、体重下降”症状,当时甲状腺功能检查示:FT3 8.2pmol/L,FT4 45.6pmol/L,TSH<0.01uIU/ml,TGAb 43%,TMAb 38%;血白细胞6.25×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72%,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开始口服丙硫氧嘧啶(PTU),100mg,3次/天,心悸、怕热、多汗症状减轻。2天前出现咽痛、发热,体温39.2℃,为求明确诊断而入我科。

【家族史】

【体格检查】

T 39.2℃,神清,急性热病容,皮肤潮湿,单纯性突眼征阳性,咽部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表面无脓苔,甲状腺Ⅱ度肿大,质地柔软,结节阴性,心界不大,心率:110次/分,律整,心音有力,双手平举前伸时细震颤阳性。

【辅助检查】

甲功三项:FT3 4.1pmol/L,FT4 25.8pmol/L,TSH 0.01uIU/ml

血白细胞 1.85×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80%

【诊断】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Graves病)

粒细胞缺乏症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病例分析】

1 该患者白细胞减少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该患者粒细胞缺乏的原因考虑是抗甲状腺药物(丙硫氧嘧啶)的不良反应。抗甲状腺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是粒细胞减少和皮疹。粒细胞减少可发生在口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任一时间,以初治的2~3个月、复治的2~3周较为容易发生。该患者在服药前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均正常,服药2个月后出现粒细胞缺乏,所以首先考虑是抗甲状腺药物的不良反应所致。其次不除外血液系统疾病和自身免疫导致粒细胞减少,所以可行骨髓穿刺检查进一步证实。

2 目前的治疗措施有哪些?

目前的治疗措施:即刻停用抗甲状腺药物(PTU),无菌隔离,绝对卧床休息,使用高效广谱抗生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及糖皮质激素等。

3 经积极治疗病情好转后,如何进行下一步治疗?

病情好转后改用手术治疗或I131治疗。

【案例短评】

甲亢(Graves病)为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多见于年轻女性。甲亢的治疗有口服抗甲状腺药物、放射性碘和外科手术治疗三种方法。抗甲状腺药物有硫脲类和咪唑类两大类,其作用机制是相同的,通过抑制甲状腺细胞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阻止了酪氨酸的碘化,同时抑制碘化酪氨酸的偶联,从而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口服抗甲状腺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有粒细胞减少,严重时发生粒细胞缺乏,一旦发生即有生命危险,应积极救治,即刻停用抗甲状腺药物(PTU),无菌隔离,绝对卧床休息,使用高效广谱抗生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及糖皮质激素等。为了避免粒细胞缺乏症的发生,应在口服药治疗的第一个月内每周查白细胞1次,以后每月查白细胞1次。如白细胞少于4×109/L,应加用升白细胞药,白细胞少于3×109/L或中性粒细胞少于1.5×109/L,需停药观察。如出现咽痛、发热、粒细胞不升(中性粒细胞少于1×109/L,)则意味着粒细胞缺乏症的出现。

【病例讨论】

请大家结合病史和资料,对以上的诊断、治疗等发现意见?同时可以谈谈自己对于该病例的见解?

病例来源:爱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