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5-14 20:24 类别:内科病例 标签:慢性乙型肝炎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一般资料】
患者基本情况患者男性,18岁,学生。
【既往史】
既往体健。
【查体】
2007年体检发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伴乏力、纳差16天,诊断为乙肝病毒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中度),乙肝病毒(HBV)血清标志物(酶免法):HBsAg(+)、HBeAg(+)、抗-HBc(+);HBVDNA水平8.25×106copies/m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345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02U/L。患者有乙肝家族史,其母与兄为慢性HBV携带者。
肝、胆、脾超声:慢性肝实质受损表现;肝穿:G3S1。
【治疗】
确诊后给予复方甘草酸苷、还原型谷胱甘肽保肝降酶,恩替卡韦(ETV,0.5mg,qd)抗病毒治疗(因患者即将参加高考,不接受干扰素治疗)。
2007年10月,查HBVDNA水平<500copies/ml,肝功能正常,HBV血清标志物结果同前,此后一直口服ETV抗病毒治疗,并维持HBVDNA不可测及肝功能正常。
2009年10月,查HBV血清标志物(化学发光法):HBsAg2618.3IU/ml、HBeAg473.4S/CO,患者表示希望短期内完成治疗,故改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180μg联合ETV(0.5mg,qd)抗病毒治疗。
2010年10月,停用ETV,继续PEG-IFNα-2a治疗。2011年10月,治疗结束。停药后按0、1、6方案注射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每次60μg,共3次)。
点评
这是1例HBeAg阳性的慢乙肝且有乙肝家族史病例,经口服ETV抗病毒治疗2年,能维持HBVDNA不可测及肝功能正常,但HBeAg未能阴转。遂改为联合PEG-IFNα-2a治疗,随后发生HBeAg的血清转换,s抗原滴度显著下降。治疗至1年时维持HBeAg的血清转换而停用ETV,继续干扰素治疗。半年后出现s抗原阴转,继续治疗半年后停用干扰素。改为乙肝疫苗标准免疫方案注射后出现HBsAg血清学转换。
【专家视点】
在核苷(酸)类似物(NA)经治患者中,如何实现免疫控制?
慢性乙型肝炎(CHB)治疗的目标和终点
CHB是一种与免疫紧密相关的病毒感染性疾病,治疗的目标与终点均以持久免疫控制为基础。理想的治疗终点为HBsAg消失或血清学转换,达到临床痊愈。满意终点为HBeAg/抗-HBe的血清学转换。现实的治疗终点为获得血清HBVDNA的持续抑制。
常用治疗药物及其特点
目前CHB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干扰素,包括普通干扰素与聚乙二醇干扰素,以免疫控制为主。由于干扰素可以发挥直接抗病毒活性与免疫激活的作用,在应用干扰素治疗尤其是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的患者中,在48~96周的疗程内,有相对较多的患者可以实现持久的免疫控制,即HBeAg/抗-HBe的血清学转换甚或HBsAg的消失或血清学转换。另一类为NA,以长期抑制HBV为主,在相对有限的疗程内不易实现持久的免疫控制,多数患者在2年左右的治疗后仅能够获得HBVDNA的持续抑制,即达到现实的治疗终点,仅获得病毒的持续抑制,没有免疫控制能力的改善,95%以上患者会在停药3~6个月内复发,因此需要长期用药。
NA经治患者的免疫控制
在NA经治患者中,有无可能实现持久的免疫控制而安全停药,是目前临床实践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
目前已有一些有前景的探索性新方法,如近期来自中国与欧美的的研究均提示,对于经NA治疗后获得持久病毒抑制且HBeAg甚至HBsAg有明显下降的患者,转换或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可以明显提高HBeAg/抗-HBe的血清学转换甚或HBsAg的消失或血清学转换,从而实现持久的免疫控制,安全停药。
对于NA经治的HBeAg阳性的CHB患者,其在停药反弹后用聚乙二醇干扰素再治疗,亦可以提高HBsAg血清学阴转率,进而提高抗病毒治疗的疗效。
病例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下一篇:头晕、乏力伴出血倾向半年,加重1周。 上一篇:心慌、乏力两个月一例
读医学网 www.duyixue.com 本站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kanyixue@yi20.com.cn,我们将会及时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