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读医学网 > 医学病例 > 神经科病例 >

从影像学梗死部位推测责任血管

发布时间:2014-05-15 11:10 类别:神经科病例 标签:动脉 梗死 血管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栓子 来源:山东省龙口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一般资料】

75岁女性患者

【既往病史】

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多年。

【现病史】

入院2天前,患者出现左侧肢体无力,持续约5分钟后可自行缓解,发作2~3次/天。末次发作未自行恢复,住院治疗1周后,左侧肢体无力缓解,出院。2周后,患者再次出现左侧肢体无力,尤以左下肢为著,伴二便失禁、情感淡漠。

【诊断】

CISS(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分型:低灌注-栓子清除能力下降型

责任供血血管:右侧大脑前动脉(RACA)。

【病例讨论】

如何根据影像学梗死部位推测责任供血血管?

1.明确分水岭脑梗死的概念

分水岭是指相邻血管皮质动脉的交界区,并非脑表面相邻动脉末梢支的交界区。分水岭脑梗死(CWI)又称边缘带梗死,是相邻2条或3条动脉供血区边缘带局限性的缺血梗死,主要发生在半球的表浅部位。

在该患者的大脑前动脉(ACA)和大脑中动脉(MCA)皮质动脉的分水岭区,自前向后分布着4~5个点状梗死灶(图1),属于皮质上型CWI。责任血管可能是RACA、右侧大脑中动脉(RMCA)或其父动脉右侧颈内动脉(RICA)。

2.明确脑血管的供血区域

只有明确脑部各血管的供血区域,临床上才能根据CT或磁共振成像(MRI)所示梗死部位,判断责任供血血管。

该患者右侧胼胝体膝部有一新鲜梗死灶,胼胝体膝部由ACA分支供血,故可判断责任供血血管是RACA(图2)。从图2中还可看到,分水岭区的梗死灶体积增大,说明RACA狭窄程度加重,栓子脱落数量增加,RACA由狭窄进展到分支闭塞,导致胼胝体膝部梗死。

3.尽量用一元论解析疾病

如果仅从图1来判断责任供血血管非常困难,因为RACA、RMCA或RICA的狭窄都能导致这种皮质上型CWI。但只有RACA能解释包括右侧胼胝体膝部梗死在内的全部梗死灶。

4.掌握CISS分型

目前国际上已有的病因分型中,无大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分型,并且对小动脉病变分型也不够细化。随着各种影像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更确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分型诊断成为可能。在此背景下,高山教授的CISS分型设想应运而生。CISS分型是将大血管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按发病机制分为4型,分别为粥样硬化性穿支闭塞、动脉-动脉(A-A)栓塞、低灌注-栓子清除能力下降型和混合型。

该患者的CISS分型为低灌注-栓子清除能力下降型,诊断标准是同时符合以下两条:①梗死灶位于分水岭区;②符合下述情况,有相应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闭塞(多数狭窄》70%,但不是必须),相应区域血流灌注下降(如行灌注检查,应有灌注下降的证据,但不是必须),脑血流存在微栓子信号[如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微栓子监测,可有微栓子信号存在,但不是必须]。

5.一定要结合病史诊断

在诊断过程中,结合病史最重要也最易被医生忽视。

该患者首次入院是右侧颈内动脉系统频繁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最终进展为脑梗死,故可初步判断其责任供血血管可能是RACA、RMCA或RICA。患者第二次入院时的主要症状是下肢无力、性格改变和大小便失禁,责任病灶是右侧旁中央小叶,最终判断责任血管为RACA。

病例来源:山东省龙口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