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2-28 09:24 类别:内科病例 标签:高血压 来源:医脉通
【一般资料】患者,女,13岁。【主诉】因发烧和抗EB病毒抗体阳性入我院急诊科。【现病史】住院前,患者曾使用克拉霉素治疗,但无效果。【体格检查】体检显示颈侧淋巴结肿大和脾肿大。【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表明血小板减少和贫血。胸部X线检查显示“显著的支气管血管斑纹”,因此进行抗菌治疗(氨苄西林和舒巴坦)。由于血小板减少症恶化,患者被转至儿科血液肿瘤组,进行骨髓穿刺以排除血癌。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小组表示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由直接Coombs试验阳性、抗核抗体(ANA)滴度1/2560,抗双链DNA抗体滴度1/40,抗心肌磷脂抗体均呈阳性证实。实验室检查显示补体消耗。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表明二尖瓣关闭不全,少量心包积液。腹部超声显示腹水。【初步诊断】根据ACR的11种诊断标准满足4种(浆膜炎、溶血性贫血、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和免疫学指标(ANA、抗dsDNA、抗磷脂抗体、直接Coombs试验阳性和补体消耗),风湿免疫科评估后诊断为SLE。【治疗】风湿免疫科评估后,发现患儿为SLE。患者转入儿科时,进行了750mg甲基强的松龙脉冲治疗,3次/天,之后进行500mg环磷酰胺(CYC)脉冲治疗,两周一次,持续6次,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泼尼松龙初始剂量为0.5mg/kg/d。此后,剂量改为1mg/kg/d。治疗期间,在第三次给药CYC时,观察到患者肾功能进行性恶化;同时血压升高,心包积液增多。风湿免疫科评估后,发现患儿为SLE。患者转入儿科时,进行了750mg甲基强的松龙脉冲治疗,3次/天,之后进行500mg环磷酰胺(CYC)脉冲治疗,两周一次,持续6次,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泼尼松龙初始剂量为0.5mg/kg/d。此后,剂量改为1mg/kg/d。治疗期间,在第三次给药CYC时,观察到患者肾功能进行性恶化;同时血压升高,心包积液增多。因此,开始降压治疗:利尿剂治疗(呋塞米1mg/Kg/d),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治疗(依那普利0.06mg/Kg/d)。由于高血压持续,所以添加了钙拮抗剂治疗(苯磺酸氨氯地平5mg/d)和a2肾上腺素治疗(Clonidina)。此外,为控制心包积液,开始用药乙酰水杨酸500mg/d,持续17天,剂量逐渐减少。高血压控制后,降压治疗逐渐减少:先停药Clonidina,之后停药苯磺酸氨氯地平,最后停止利尿剂治疗。观察到心包积液逐渐改善,类固醇治疗逐渐减少。开始用药麦考酚酸吗乙酯600mg/m2,每日两次。虽然还有少量持续性蛋白尿(0.5gr/d或大于+++,和/或细胞管型包括:红细胞、血红蛋白、颗粒型、管型或混合型。ACR标准分析表明,尿肌酐/蛋白质比值>0.5可用24h蛋白测量替代,而且是SLE患者不良预后的主要预测因子。文献研究发现,环境触发因素多种多样。本文所述患者的发病机制可能是EBV感染。只有15-20%的SLE患者在18岁之前确诊;据报道,与SLE晚期相比,LN在SLE早期中更为普遍。文献表明,即使进行积极的免疫抑制治疗,30-50%的IV级LN患者10年内会发展成终末期肾病。此外,SLE儿童患者比成年患者接受更多的强化药物治疗,经受更多损伤(常与类固醇毒性相关)。本文所述患者很快出现了肾脏疾病,虽然接受了类固醇和免疫抑制治疗,但肾功能出现了进行性恶化。同时,血压升高,心包积液增多。SLE患者中,免疫细胞形成免疫复合物并损伤肾功能,可能是高血压的发病机制。而且,慢性炎症破坏了胆碱能抗炎通路,降低了迷走神经活性。之前研究表明,SLE儿童患者高血压和肾病综合征的发生几率分别为40-55%和18-40%。其他研究也表示,SLE儿童患者高血压和肾病综合征的发生几率分别为71%和57%。还有一项研究显示SLE儿童患者夜间收缩压高的几率大于白天,无论是单纯夜间高血压,白天血压正常,还是夜间与白天高血压。本文所述患者在开始治疗后,高血压持续约1个月,尤其是夜间(图1)。实验室检查(补体、ANA、抗dsDNA抗体等)和夜间高血压无显著关系。这种症状十分严重,需要立即进行抗压治疗,尤其是出现器官损伤和肾脏疾病,也要避免血压突然下降。肾脏损伤无蛋白尿时,血压应
病例来源:医脉通
读医学网 www.duyixue.com 本站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kanyixue@yi20.com.cn,我们将会及时删除内容